优投分享会│汤亚舟:创业这一代


摘要:创业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有研究的必要性。当创业者进入创业环境或者准备进入创业环境,他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和困境以及怎样的未来生活状态。像北上广这样的创业重灾区,创业者又该有什么样的使命以及如何走上康庄大道这些问题的落脚点都是创业者该具备怎样的品格。

优投空间坚持每周四在优投空间咖啡厅为创业者奉上创投大咖的干货分享,5月25日下午14:00,优投分享会:《进式创业》分享会正式开始,围绕一本创业书展开,本次邀请到的嘉宾是汤亚舟博士。

 

汤亚舟,联梦互动创始人、武林书局读书会创始人,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牛津Media Lab研究员,8年营销研究和管理经验,曾在应该自主创业成立美学传媒,并著有《创业三板斧》系列丛书。

首先,汤先生描述了中国目前面临的四种普遍社会现象。

第一,中国人面临“四分之一的生活危机”。其中“四分之一的生活危机”指的是人在30岁左右的时候会表现出对工作和生活状态的质疑,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汤先生用一系列数据来佐证了该现象的存在的普遍性:86%的年轻人承认在30岁来临之际对自己的情感、工作和经济状况表示压力爆表;32%的人觉得在30岁之前找到结婚对象的希望是渺茫的;21%渴望一次彻底的职业转型;还有6%的人盘算着移民。

第二,中国已出现连续多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每年700万—800万的就业大军涌入市,就业压力着实严重,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第三,蓝领工人的薪水超白领将成为趋势。曾经最底层的劳动者在近几年月薪达2万—3万,而白领薪水却稳步不前。

第四,人工劳动力逐渐被机器取代。近几年,富士康每年大量裁员,机器的广泛使用导致工人大量失业。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机器化的时代到来之际,急需进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由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人亦是如此,在分工越来越明晰的竞争社会中,将面临更多的生活挑战,因此要求人不断地学习充电,以达到终身学习。这也是在职教育目前在中国很流行的原因。付费知识变得流行起来。

在这样的创新氛围中,中国社会需要怎样的创业者呢?汤先生用动物作比喻,形象的描述了优秀创业者应该具有的品格。首先列举了在企业中会有的三种动物代表的形象:狗象征着忠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的工作者;猫象征着有才华但不受管控的工作者;青蛙则象征着具备由渺小变强大的跳跃能力的工作者。汤先生指出青蛙的品质是创业者最该具备的。因为在创业路上,市面上各种的创业方法均含有不确信的因素,需要创业者根据自己的项目恰当应用,对创业者的判断力和探索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创业者必须具备坚韧性和学习主动性。

在此汤先生分享了一本书《贫穷的本质》,指出富人的孩子会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究其原因是富人善于总结上辈富人的生存经验,而穷人只埋头骨干,不善于总结经验,或者说有效的经验来源匮乏。紧扣汤先生在前面指出的创业者应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的观点。

在分享结束时,汤先生为大家带来一个新的观点。

在目前互联网时代,发现屌丝项目频繁失败,究其原因是平台创业项目越来越艰难。解决方法是通过细分市场来攫取令消费者感兴奋的项目。信息大爆炸导致需求变得多样性,倒逼企业来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和深化的消费需求。因此消费升级变得极其重要。例如小红书,唯品会等微商平台的成功就印证了用户消费观念的转变。80后、90后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功能性的消费,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促使企业提升商品品牌价值,从而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度与依赖度。

最后汤先生总结到创业者在目前浮躁的创业环境下,应该保持初心,切实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创业道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