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投资,是最为常见的量化投资策略之一。动量投资策略的应用涵盖多个金融市场,不仅限于股票市场,在期货,外汇等市场上也很多见。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投资策略。
即使是一个金融门外汉,应该也不难理解动量投资的概念。简而言之,动量投资就是“追涨杀跌”,买那些涨的厉害的,卖那些跌的厉害的。
举例来说,目前中国A股有3000多支股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股票在过去一年的价格变化将它们排序,从第1名排到第3000名。排在最上面的,是那些过去一年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的股票。而排在最下面的,则是那些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的公司股票。然后我们规定,购买排名最靠前的5%的股票(约150支股票),卖空排名最殿后的5%的股票,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动量投资模型。(当然,目前国内A股没有卖空机制,因此我们只能执行上述策略的前一半。)
基于“动量”原理的投资策略,绝不局限于上面提到的股票买卖模型。经过过去多年的研究发展和积累,很多量化交易公司都拥有非常复杂的动量交易模型。比如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商品期货之间的价格动量,然后挑选购买“强动量”期货,卖空“弱动量”期货。或者我们可以将某一股票或者指数期货和其历史平均价格进行比较,在其价格动量超过某个水平线时进行交易操作。
这样“简单粗暴”的动量投资策略为什么能凑效?这是一个久富争议的问题,至今尚没有定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有效市场理论的奠基人尤金法码曾经说过:动量是一种市场反常现象(Market Anomaly)。在过去几年表现差劲的股票,接下来的表现也会继续让人失望。而过去几年表现抢眼的股票,则会继续其强势表现。
法码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无法合理的解释“好的股票表现更好,差的股票表现更差”这样一种“惯性”现象,因此他将“动量”称为“市场反常现象”。

在美国对冲基金AQR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Asness et al, 2014)中,作者回测了美国1927-2013年的股票历史数据,指出如果投资者采用“动量”的投资策略,在扣除交易费用后可以获得大约每年8.3%的 投资回报,比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年7.9%的投资回报更好。同期的“价值”投资策略获得的回报为每年4.7%左右。
在另外一篇学术论文中(Foulke, et al, 2015),作者回测了美国股市1963-2014年的历史数据,发现“动量”策略可以给予投资者每年18.8%的投资回报,比同期的市场平均回报(标准普尔500指数,10.2%)更好。
观复财富研究院表示,既然“动量”策略这么神奇,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为什么大家不都去通过“追涨杀跌”的方法来进行投资呢?这其中可能有几个原因。
我们下次继续说。
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 想了解更多股市信息
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复资本 免费牛股微信:zhi2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