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中国电影市场几乎被进口片所垄断,《金刚狼3》《生化危机:终章》两部影片霸屏的半个月里,一部没有大咖加盟、知名度不高的治愈系电影《一条狗的使命》用漂亮的成绩杀出重围,成为一匹“三月的黑马。”
主打温馨治愈牌的《一条狗的使命》用猎犬Bailey的前世今生,在“泪别狼叔”、“泪别米拉”的悲情大片中打出一张别具一格的温情牌,上映15小时便打破同类型影片首日票房纪录,上映40小时突破同类型影片首周票房纪录,并成功在上映第6天突破票房2亿元大关,累计票房达2.07亿元。排片占比也从最初的16%增加到约25%。

《一条狗的使命》是由美国安培林娱乐公司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阿里影业作为该片的引进方,旗下子公司中联华盟负责协助推广,淘票票担任首席营销平台,再加上线上线下的各种资源集中运作,整个发行流程一气呵成。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一条狗的使命》的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在8年前执导过《忠犬八公的故事》。《忠犬八公》享誉一时,令他获得“全世界最会拍狗狗的导演”的美誉。时隔八年,霍尔斯道姆成功打造了又一记“狗狗催泪弹”。

看“一条狗”背后的精准营销
虽说《一条狗的使命》是进口片,但也离不开中国公司的影子,这部由阿里影业引进的治愈系影与同期上映的其他商业大片相比,看起来有点“非主流”,然而这部“非主流”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的表现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一边倒的叫好声甚至让《生化危机.终章》都退到了周票房的第三名。
阿里作为引进方对市场的宣传和营销确实够“走心”。针对《一条狗的使命》的宣传营销,阿里首先对影片市场进行了精准的定位。通过分类观众群体,宣传方将观众分为三类人群,一是爱宠人士,二是年轻女性,三是亲子人群。根据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一对一的进行攻破,再从核心定位人群的口口相传扩展到各种类型的受众,以达到传播口碑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还针对影片的类型和内容,特别策划了一场 “爱宠陪伴观影会”,允许观众带上宠物前来观影。这对养宠人士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福利,口碑爆棚。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宣发模式,这也是该影片逆袭的核心之一。
《一条狗的使命》是阿里入股Amblin Partners的首部作品,同时也象征着马云与斯皮尔伯格的成功“牵手”。 2016年10月,阿里影业宣布与美国影视公司Amblin Partners达成战略合作(注:Amblin Partners的前身,就是斯皮尔伯格创办的梦工厂影业)。这是阿里影业自成立以来,首次以资本加业务的方式与好莱坞类似影视公司达成合作。
好莱坞为何向中国资本敞开怀抱
过去好莱坞的电影为筹措天价制作费而向中国资本敞开怀抱,此举不仅可以获得资金,还可以吸引中国观众的关注,可谓是一箭双雕。不过,现如今向中国资本敞开怀抱已成为生存的必需手段,而不再只是一个选项,因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想要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引进中国资本是最好的方法。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10年间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05年的票房收入还止步于20亿元,但在2016年却上升到460亿元。与此相反,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市场所占份额持续缩水,2012年以来由49%跌至32%。
但是,中国票房现在似乎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片便是由同名游戏改编成的奇幻电影《魔兽》。这部花费巨资打造的影片在美国备受诟病,但在中国上映首周就创下了1.5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跻身成功影视作品之列。在美国上映首周的票房收入仅有2416万美元,由此可见一斑。

电影的输出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输出。从1994年的“十部引进大片”开始,到2001年分账片增加至20部,2012年再增加14部特种分账片(3D,IMAX)至34部。中国这条“引进片之路”到2014年已经走进了第二十个年头,而每一次放宽数量限额,都为国内电影市场带来不小变动。从2012年开始,中国电影票房的迅猛增长让其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电影市场,而2013年全国总票房已经超过217亿人民币,这块票房香饽饽吸引的不仅是国内的片商,更让好莱坞分外眼红。
据微影数据研究院统计,去年进口片场次3321万场,总票房191亿元,占比44.4%。国产片场次4158万场,总票房265亿元,占比55.6%。如果按照电影法的规定排映,那进口片的年平均场次要被压缩到33%左右,这对影院来说是多么为难的一件事。毕竟,就目前的分账比例来看,影院排进口片要比排国产片多赚。
好莱坞想要分走更多钱,但是……
中国市场这么好,好莱坞的资本家们也十分努力地迎合。但是,你若要问他们是否满足,恐怕回答是否定的……2017年3月1日起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要求影院每年排映国产片的时长不得低于放映电影总时长的三分之二。所以,且看且珍惜。
目前,中国资本参与到进口片的方式主要为投资和发行两种。例如五大民营电影公司近几年都会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进行合作,越来越多的进口片有着中方资本的参与。而发行则更为普遍,《极限特工3》、《生化危机6》这样的“爆米花”电影让背后的发行方收获了非常可观的收益。《金刚狼3》看似较为低调,但除了出现在万达2016年片单,其参与投资以外。此次在内地上映,天天影业担任该片的协助推广方。
中影股份公司董事长喇培康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电影人向往的热土,成为投资人的必争之地。”中国电影走向法治时代,将极大激发电影人的创作热情,进一步释放中国电影的产业活力。值得注意的是《电影法》将电影纳入了国民经济,即国家会加大扶持力度。今后无论从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帮扶和投入,还是民众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作者/私募通 王楠】
本文由清科私募通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