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大院免费泊车让“年味”更浓


机关大院免费泊车让“年味”更浓

  今天的朋友圈疯转了“衡阳县宣传”公众号的一则新闻,标题是:“春节县城停车难?机关院落全开放!”该则新闻播发出来仅一个小时,点击率瞬间就接近一万,网友们纷纷对衡阳县这一亲民举措点赞叫好。(1月26日华声在线)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在外忙碌了一年的求学者、打工者,都会如约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随着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私家车拥有量也呈逐年攀升趋势。近年来,每到春节期间,一些中小型城市停车难、难停车问题日益突出。衡阳县委县政府主动将县委及机关大院向市民开放,让市民免费泊车,实乃便民亲民之举。悬挂在县委大院以及各机关大门口的“欢迎回家过年,院内免费停车”的醒目横幅,让人倍感“家”的温暖。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党委政府及其机关部门,就应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回家过年的市民群众开车出来逛个街、有个事,总难免会遇到停车问题。如果道路拥堵不堪,甚至连个停车的地方都找不到,心中势必会增添几分不快。衡阳县委县政府及时将县委以及机关大院“拿出来”作为市民临时停车所用,城区内并没有因为春节的大量回家过年车辆而显得拥堵,路面交通井然有序。这种为民所想、解民之忧的举动,可谓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每到春节期间,各地都会组织针对返乡人员的招工会、招聘会,相信那些感受到这种如家温暖的在外打工者,一定会由衷地被感动,并毅然决然地返乡创业、报效家乡。

  群众利益大于天,民生问题无小事。但是,这样的道理和认识,并不是每一个党委政府、党政机关及其党员干部,都能够深刻理解、牢记内心。有的地方、少数部门、个别干部习惯于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等喊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形成在文字中,不能也不想去思考并尽力做好一些琐碎细小的“鸡毛蒜皮”类的民生小事,甚至只满足于完成那些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十件民生实事”,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联系群众实际需求,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这种从政行为,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的一套,必须坚决避免。俗话说,将小事做好才能成大事。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过程中,切忌眼高手低、好大喜功,只有将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小事做好,才能真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在一个现代国家,只要不影响正常运转,政府机关向公众开放可谓天经地义。中国也正在逐步通往这条现代政治文明之路。政府机关开放日已在各地逐渐推行,只要做好相应的安全准备,设立明确的开放规则,即便中南海,也不会是高墙深院。湖南省衡阳县在春节期间开放机关大院供市民免费泊车,以及江苏省泗阳县政府食堂开放,农民工成常客,如此等等的政府机关开放民主文明善举,充分说明,只有打破“神秘感”,主动拆掉与群众之间的那堵隔离墙,才能真正赢得百姓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当然,为民解忧,也不能搞权宜之计,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就拿停车难问题来说,各级各地政府需要探索免费停车长效机制,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资源,比如空中停车、地下停车等方式,破解城区停车难题,真正让老百姓共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年味”的主料,不是别的,正是那一份浓浓的“亲情”。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本来就应该亲如一家,亲人们回家过年,作为政府机关,哪有关门上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道理。衡阳县政府机关敞开大门免费为市民停车,让欢乐喜庆祥和的中国年更加具有“人情味”。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