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自然资源价格投机的相关对策(之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市场投机的规律,做了以下描述, “投机规律是:在发生这类价值变动的情况下,要在加工最少的原料上进行投机。”[1]
 马克思关于投机规律的论述,目前已经在国际原料价格暴涨、暴跌中得到充分验证。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工环节最少的原料之所以最适宜资金投机,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工业化时代,加工环节最少的原料之所以能够成为投机资金追逐的对象,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稀缺性。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自然资源作为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方面以有色金属和黒色金属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工业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工业产品构成而言,每一项工业产品无不是自然资源原料与人类劳动相结合,经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加工之后的产物,自然资源既在工业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据较大份额,又是工业产品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需要能源动力进行推动,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煤、油以及天然气等能源,其主要表现为工业产品的生产需要通过能源消耗的方式,实现自然资源物理形态或化学形态的改变,如铸造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通过冶炼、提炼和煅造技术的发展,改变自然资源的物理形态或化学形态,从而生产出相应的工业产品;二是就工业品的消费而言,其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作为机器设备的生产资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提供动力支持,而汽车、家电等工业消费品的使用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为其提供动力支持。由此可见,自然资源在工业化时代发展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从自然资源的生产形态来看,以金属产品、非金属产品作为表现形态的自然资源,其形成过程时间较长,需要自然界经历几亿、几千万年的不断自然演化才能形成。由于这些自然资源需要长时间的演化才能生存,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典型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越发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所导致的不可再生存量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使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强。如前所述,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也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随着大量自然资源被开采利用,如果不能通过技术的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替代,那么,自然资源的存量规模必将越来越少,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价值;二是从自然资源的生产属性来看,由于自然资源都深埋于地下,自然资源的勘探、采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受自然资源生产需要较长时间周期影响,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速所导致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三是从自然资源的运输情况来看,在现代工业发展格局下,自然资源产地与工业产品生产地之间距离较远,自然资源自身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由生产地到使用地,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运输过程。当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时,自然资源产地与使用地所面临的较大空间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四是从自然资源的盈利属性分析,鉴于自然资源深埋于地下,其物理属性及化学属性都相对稳定的优点,对于自然资源开采者而言,通过适当地控制自然资源开采量、进而提高自然资源价格的方式,是其获取较高自然资源开采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自然资源物理和化学属性相对稳定,为自然资源开采者通过控制自然资源开采量、进而提高自然资源价格,提供了可能。自然资源开采者对于自然资源开采量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2.自然资源在工业化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使自然资源成为受投机资金青睐的一个重要品种。如前所述,在现代工业发展中,自然资源在工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替代地位,其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是工业化时代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无法在工业化生产中实现对于自然资源的完全替代。自然资源在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中所体现出的较高需求刚性特征,决定了投机资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在工业化发展中所体现出的这种需求刚性,对自然资源价格进行大肆投机。
3.自然资源产量对于其价格反映的相对滞后性,为投机资金对于自然资源进行投机提供了可能。如前所述,受自然资源勘探、开采以及运输的时间限制,自然资源的产量增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然资源产量对于其价格变化灵敏度不高。换而言之,在自然资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生产者在短时期内无法通过加大自然资源生产量的方式,来增加自然资源供给,以实现自然资源的供求平衡。更有甚者,鉴于自然资源物理和化学特性与工业品之间所呈现出的较大差异,在较高的自然资源价格条件下,自然资源开采者更多地是通过限制自然资源开采量的方式,来获取较高的自然资源垄断价格。就此而言,与一般工业品和农产品的投机相比,理论上而言,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短,其生产要素供给是可再生的,并且农产品的消费具有较大的刚性限制,农业产品的保存也具有较大的时间限制,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金对于农业产品的投机。而就工业产品而言,在资源等原料并不短缺的条件下,工业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工业产品的消费也存在一定的消费刚性限制,工业产品的储存同样也存在着时间限制,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投机资金无法对于工业产品进行大量投机。
4.自然资源交易价格较高的定价属性,为投机资金对于自然资源的投机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现代工业社会,由于自然资源是工业产品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自然资源本身不是劳动产品,但是,在工业化阶段工业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刚性需求,使自然资源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稀缺性价值,自然资源这种稀缺性价值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增加。考虑自然资源自身特殊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在自然资源稀缺性价值不断增加的影响下,自然资源单位交易价格数值较大,相对于一般商品而言,自然资源这种较大的单位交易价格,为投机性资金对于自然资源进行投机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一方面满足了投机资金对于数额较大的交易标的的投机性需求;另一方面,自然资源单位标的交易额较大的交易属性,也为投机资金对于自然资源进行投机性运作,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支持。
5.现代金融工具的发展为自然资源投机提供了较多的可操作工具。随着股份制的进一步推进,股权投资成为投资的一个重要形式,其在很大程度上为投机性资金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入股自然资源生产性企业提供了可能,这就为这些资金从事自然资源性投机创造了良好的切入点。特别是商品期货的出现以及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更为资金投机于自然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以自然资源为标的的标准化金融交易合约的出现,为资源性投机资金的投机提供了良好的投机标的;另一方面,金融产品电子交易的发展,加快了自然资源投机性资金交易的速度和频率,放大了自然资源投机性资金的数额,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为从事自然资源的投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6.就资金对于加工环节较多的产品进行投机的条件而言,一方面从供给角度考虑,资金对于加工环节较多的产品进行投机时,受价格传导机制影响,这些投机性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其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而在某种程度抵消了投机性产品价格上涨所获取的收益;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考虑,一般而言,越是接近消费终端的产品,其价格的决定因素更多地取决于市场消费的刚性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这些产品价格向后传导的阻力。换而言之,从需求角度考虑,加工环节越多的产品,其价格向后传导的可能性就越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机资金对于加工环节较多的产品进行投机时,其很难通过价格传导的方式,将价格上涨的部分向下游行业进行传导,由此决定了投机性资金对于加工环节较多的产品投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价格传导机制作用下价格上涨传导阻力的约束。而就加工环节较少的自然资源而言,一方面从供给角度考虑,自然资源的投机本身不存在上游价格上涨的传导压力;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分析,由于以自然资源为表现形式的原材料之后的产业链较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资金对于原材料进行投机时,其完全可以通过价格传导的方式,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向后传导出去,由此为资金对于自然资源等原材料的投机创造了有利条件。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2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