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贤玩营销:各类直播平台分析,别傻傻分不清楚


无论你是想做主播也好,是想通过做直播吸粉引流也好,你至少要清楚,各个直播平台的用户及受众,别你是卖衣服的,傻傻的跑去,游戏类直播平台去了,那就太尴尬了。

不同直播的用户构成、喜好:

1、游戏类

游戏直播主要以游戏及电子竞技比赛为主,主播需要实时的展示且解说自己或他人的游戏/比赛过程。国内游戏直播用户,目前主要集中在斗鱼、虎牙、战旗、龙珠、火猫、熊猫TV等平台。

用户分析:

游戏直播的用户有以下特点:

►80、90男性为主

►消费处于中下游水平

 

盈利方式:

以增值服务(虚拟道具购买)为主,其余方式还有游戏联运、广告、订阅、电商和体育竞猜等。

2、明星真人秀类

明星真人秀直播一般是在预定的时间,在品牌或个人的直播间与粉丝聊天互动。比起拼颜值拼才能的网红,以及拼技术拼口才的电竞主播来说,自带庞大粉丝群的明星上直播,聚集上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观众,显然轻而易举。

目前明星入驻较多的是美拍、映客、花椒三个平台。

用户分析:

►00后、90后较多

►消费水平处于中下游水平

 

盈利方式:

 

以增值服务(虚拟道具购买)为主,其余方式还有广告、商业推广、电商等。

3、专业领域类

以专业垂直领域为直播对象的线上平台并不多,专注于体育赛事的主要是乐视体育、直播吧、企鹅直播。专注商业活动的有微吼直播,专注财经分析的有疯牛直播,YY旗下也有财经直播平台“知牛”。美拍直播的覆盖面也比较全面,专业领域的直播也有所涉及。

用户分析:

►垂直领域爱好者,专业人士,年龄全覆盖

►消费水平处于中上游水平

 

盈利方式:

付费收看、直播服务收费、媒体、企业、商业推广等。

4、购物类

可以说购物类直播的原型来自电视购物频道。从前,电视购物频道的模式是“美女模特展示+主持人叫卖”,而现在网络购物的普及基本上让电视购物这一行业失去了生存空间,转而变成网红主播兼具展示和销售的功能。

购物类直播目前主要是各路网红在“电商+ 直播”平台上和粉丝互动社交,达到商品出售的目的。主要的平台有淘宝、聚美、唯品会、优酷直播。

用户分析:

 

►女性居多,多以大学生、白领为主

►消费水平处于中上游

盈利方式:

商品销售为主,增值服务(虚拟道具购买)为辅

5、娱乐类

根据艾媒资询对2015年在线直播的数据分析,娱乐直播目前用户量最大。娱乐直播起源于早期的YY娱乐、六间房秀场直播,比单纯博眼球的秀场直播内容更专业、更丰富。

 

 

用户分析:

 

►书法、电影、音乐、舞蹈、美妆等各垂直兴趣领域粉丝

►消费水平处于中上游

 

盈利方式:

增值服务(虚拟道具购买)、广告、周边商品销售

【娱乐类直播更有优势】

目前直播平台的大战已经开始,95%的直播应用会因为流量、资金、内容等原因退出舞台,在几大类型的直播当中,娱乐类直播更有优势:

一、目前比起游戏、商业、财经、购物等专属领域的直播来讲,覆盖的用户面更广,粉丝基数更大;

二、和娱乐明星、各种IP的兼容性最高,借全国人民都关注的点拓展粉丝更轻松、适宜;

三、娱乐类直播平台未来在内容方面肯定会更加细分、且形式并不固定,专业领域人士入驻以PGC内容带领更多UGC生产,内容张力更大;

四、娱乐直播更具有社交张力,用户人际交往更加深入,用户粘性和活跃度会保持更久的活力。

以美拍为例看一下娱乐直播的粉丝构成有什么样的特点:

01/年龄覆盖面广,年轻粉丝活跃度较高

纵向来看,由短视频UGC社交积累起来的用户,让美拍的用户年龄层覆盖面十分广泛,不仅有年轻人,中年甚至老年都会使用美拍。

比如美拍的30后用户“书香翠佬”就常常在直播中和粉丝唠唠嗑,展示自己的生活,比如吃零食、敷面膜等等。90后、00后较为活跃,多是明星粉丝群体。

02/具有内容专业领域垂直粉丝

娱乐直播内容和秀场类直播相比,更多是偏向专业垂直领域的内容,拥有舞蹈、音乐、美妆、电影各种各样的垂直领域粉丝。

03/热爱新鲜事物,富有创造力

娱乐类直播的粉丝往往不局限于观看一种类型的直播,其兴趣更加广泛,创造力也更加丰富,因此能够探索出更多的直播模式和内容。

04/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

由于美拍粉丝基本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他们有更高的审美以及消费能力,因此也受到了不少大品牌的青睐。很多品牌都入驻了美拍直播,也请来了各自的明星代言人为其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