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心态中的蜕幻
喻建国
昆虫自卵中孵化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这一脱去现象称作蜕。蛇也会脱下旧表皮,也称为蜕,如蛇蜕。
鸟换毛,去旧毛的过程也称为蜕毛。在社会学上蜕表示腐化堕落现象。
幻表示空虚的存在和不真实的存在,奇异的变化也可以用幻表示。《说文》有曰:“幻,相诈惑也。”《书·无逸》有曰:“民无或胥,诪张为幻。”虚无的阴魂可曰幻魄,佛教指虚幻的人世为幻尘,梦幻泡影可简称幻泡,虚幻无常的人世可谓幻世,怪异的现象或物品可谓幻怪,擅长幻术的人在佛教中称为幻师,对于能够演示幻术的人可称之为幻人。
蜕幻是一种不成熟心态,表现在个体对外部世界经常作出虚拟的非美好的甚至悲切的认定,这就是蜕幻。幻觉不同于幻想,在没有相应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称为幻觉。对幻觉而言,按所涉及的感觉器官,可分为幻视、幻听、幻嗅、幻味、幻触和本体幻觉。幻想则是针对现实刺激作用的,为了平缓现实刺激作用所带来的心理起伏,对外部世界作出虚拟的认定。
个体将平时生活中的一般性内容加以美化和崇高化,从而对平时生活享有美感和快感,这样的一种心理处置方法就是升华,是个体心态成熟的一种表现;个体经常把生活中明明是一般性的内容加以庸俗化和下贱化,人们生活中的一般性内容几乎全部被蒙上庸俗或下贱的色彩,这样的一种心理处置方法就是降斜,是个体心态次成熟的一种表现;个体经常把生活中一般性的内容加以虚幻化和悲切化,从而使人们几乎脱离了现实生活,进入虚幻的世界,这样的一种心理处置方法就是蜕幻,是个体心态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操持蜕幻的个体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外界和自我的未来充满悲观,情感拘谨,喜怒难见于外表,但是自我的精神主持却很顽强,甚至无所畏惧。个体自持,似乎只需要自己,对他人别无企求。常常做着白日梦,自我在白日梦中无所不能,要天有天,要地有地,呼风唤雨,真的是无所不能。自我在白日梦中十分满足。
作为想象,幻想是与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创造型想象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幻想既具有消极性,也具有积极性。受正确世界观指导,合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幻想是积极的,可称为理想。指导思想错误,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相悖的幻想是消极的,可称为空想。蜕幻所形成的想象虽然有时会与生活愿望相联系,也可能会指向未来,但是它不具备一丁点可实现性,它充满着虚无缥缈,荒诞绝伦,不仅是空想,更是妄想,确实是非非慌慌渺渺谬谬的想象。
对个体面对的一般性的存在采取不同的心理处置形成一条心态链:升华——降斜——蜕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