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出路在哪里?


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一时间打着共享概念的东西都出来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知识、共享租房...一时间全民共享,特别是在摩拜单车和小黄车上的成功,一时间让大家都看见了一个风口,类似于滴滴打车的刚出来的时候。“共享经济”这个词语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的。

共享经济的出路在哪里?

(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共享经济是什么?

按照字面意思讲,共享,应该是将自己闲置的东西拿出来分享给其他需要这个东西的人。但实在在操作过程中,我们看见的更多的是中国采用的模式,也就是已租代售。

首先简单的分析一下市面上最成功的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企业采购--收取租金---租给用户---回收单车---再次租用。将字面意思上的分享变成了出租的模式,发放单车的企业也变成了传说中的租房房东,不仅提前收取了押金(摩拜的299,小黄黄车的199等其实本质上跟房东收取租房者一个月押金没太大的区别),还额外的收取的租金(虽然有各种优惠直至没有实际出一分钱,但是这个是优惠下来的,而实际上在费用环节是有的,只是没收,或者现在没收而已)。

到现在,共享经济噱头下能够活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作为最成功的共享单车,实际上也是共享经济的支撑点,从已经曝光出来的新闻上看,除了在行业第一第二的OFO和摩拜以外,其他的单车已经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已经无法退还押金的小蓝车,已经基本宣告死亡的悟空单车,酷骑单车等。

现在模式下,将原本的共享模式变成了单纯的以租代售模式,最直白的例子就是在某城市出现的共享雨伞案例,雨伞打上共享的名头,就变成了收取租金的共享雨伞,结果卖的比原本的伞还好(因为新闻报道说市面上都见不到一把,都拿回家使用了,市面上基本看不见)。

从新回顾一下共享单车出现的历程,就会发现,从一开始就在烧钱,大力推广市场,谁抢占了市场谁就是老大。互联网经济,有句话怎么说的,撑死第一第二,饿死第三第四。

并且,原本的共享经济应该是轻资产模式,现在已经变成了重资产模式,很多企业都是被其庞大的资产(比如共享单车的车子),售后(维护,修车)等压垮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没办法赚钱。

你没有看错,虽然房东当的好(收取押金和租金),但是基本上这些都没办法赚钱,基本都是靠其他欺负或者股东输血在维持运营。企业不赚钱就离死不远了。所以大家都在找机会,于是乎大数据、找接口等等就成了下一个方向,不过遗憾的是很多企业都等不到这个时候,就是等到的也发现变现的体量完全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更别说一些小的企业手里的数据还不值钱。

那么共享经济是不是没出路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回到本文最开始的地方说的一个问题,明白究竟什么是共享经济,认真分析已经比较成功的Airbnb和Uber的模式,不要想当然的随意负责,创造伪需求,将租赁变共享。甚至,造成用户疲劳和反感。

注重信誉和资产的配置。能够退还押金(毕竟说的是能够退),走轻资产路线,减少重资产的投入。注重用户体验,和市场配套。

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盈利点,除了收取租金以外的收入,并且能够被大众所接受(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每个共享的赢利点都不一样,需要深耕)。

最后,希望共享经济能够真正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我们的生活成本。

本文原创、发表于全力帮(www.quanlibang.net),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