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企,社会上就充斥着焦躁、投机的气息。如何让居者有其屋,最大限度的解决社会底层的住房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中的难点。
11月16日传来了好信息、新思路,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工作的有关意见》的通知,今后5年北京将供应1000公顷集体土地,用于建设集体租赁住房。
所谓社会主义,就是集体所有制。私人产权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运作的基石,他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私人产权制度,也在放纵着人性的贪婪。集体所有制,是注重公平,面临效率底下的挑战。
如何有效的发挥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高效率,并且更有效的保护弱势群体,提高社会效益,是每一个政策制定者所需要研究的,住房问题在当下的中国显得更加突出、迫切。

集体租赁制的制度优越性
租赁住房的产权是属于集体的,但是租赁住房的使用者则是属于社会的中下阶层。承租者支付租金,取得使用权。租金的价格高低完全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这样的制度设计背后,大大规范了租赁市场的秩序,让承租者增强了归属感,减少了社会矛盾,增强了社会和谐氛围。
北京1000公顷土地可以增加40万套租赁房源
如果没有足够的房源,那么这项政策就显得有名无实,租金价格也将高企不下。
据北京规划,五年内将供应1000公顷集体土地,用于建设集体租赁租房,平均每年供地将达到200公顷。总共将建成近40万套出租房,北京现有的租赁房源总量接近250万套,相当于五年后,北京增加了近15%的租赁房源。这将是住房市场大手笔的改革举措。

对蚁族、北漂等租房刚需阶层是重大利好,房租下降可期
北京此前的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房源总量较少,一般先面对北京本地居民,外来打工一族,没有资格享受。如今,推出公共租赁住房,不涉及产权转让,套利空间几乎没有。目标群体直接面向北漂、蚁族阶层,是奋斗者的福音。
此前,北京的海淀区唐家岭、温泉镇,昌平区的北七家镇都是有名的蚁族聚集区,在2011年,由于庞大的房屋数量,存在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已经开展了租赁住房项目试点,已经建成了租赁住房1.28万套,这些住房已经推向了市场,有效的改善了北漂阶层的住房条件。
此次集体土地发展租赁住房,不仅盘活了农村宅基地的土地资源,而且加大了租赁房源的土地供应,是一种合理高效的土地制度设计。

40万套的租赁房推向市场,只租不售,规范化管理,将对北京房产租赁市场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房东、二房东、房产黑中介恶意克扣租客租金、恶意驱赶、欺骗租客的现象,将大大改善。房源不再紧俏,房租价格将会呈现平稳甚至下降的态势。
加大供给,运营专业,才能给人良好的用户体验。如何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驯服资本,让资本市场更有效的为最广泛的人群服务,是现代国家面临的一大命题。如果资本凌驾于社会之上,人间将充满铜臭气。如果资本凌驾于行政部门之上,则腐败横生,民生凋敝。
集体租赁住房的制度设计,让集体组织持股不少于51%,资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循环往复,运行高效,实为民族之富,以奋斗者为本,智力资源落实在生产力上,则国家日强,民族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