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楚柯西:原油投资骗局“坑你没商量”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投资者聚集南宁,投诉南宁大宗商品交易所及其会员单位涉嫌现货原油投资诈骗致他们损失1000多万元。继贵金属、白银、黄金之后,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不少商品交易所因“原油投资”业务陷入纠纷,暴露出一些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在交易品种和规则、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的诸多违规之处。
炒原油一个月亏了300万
来自浙江的汪女士告诉记者,今年8月底,她妹妹和她被拉入了一个股票交流QQ群,随后又转到“新浪教室”,每天有几名“老师”轮流讲课。“老师”称当前股市行情不好,投资炒原油来钱快,并称他们是在南宁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平台上交易,安全有保障。
在“老师”的鼓动下,汪女士通过客服人员开户,并陆续投入了300万元,在“老师”“喊单”指挥下操作,从9月初到10月初一个月的时间里亏损达到180万元,加上她妹妹的亏损一共亏了近300万元。而其他投资者的遭遇和汪女士类似。
遭受巨额亏损后,这些投资人开始查询相关规定,并认为这一交易存在诸多可疑之处。“经查询发现,我们的交易都是通过交易所112号会员单位江苏国恒丰商品经营有限公司操作的,但我们并不知情。”杨女士说。
南商所微信公号此后发布公告称,交易所是第三方平台,平台只对开户及操作的真实性审核,对合作会员企业单位和旗下自然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不负任何责任。
你的本金就是他的利润
近两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的交易所均因炒贵金属、炒白银、炒金、炒原油等出现类似纠纷,涉及众多个人投资者大量资金。
代理过多起商品交易所投资纠纷案的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认为,目前国内许多商品交易所的根本问题在于其上市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规则并未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针对今年以来现货原油投资引发的诸多纠纷,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近日表示,商务部尚未批准任何一家交易市场从事原油、成品油交易。证监会此后也表示,将对投资原油期货比较集中的地方,要求有关部门会商加强整改。
“不少现货交易所已经严重背离了现货交易的方向。”广西北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吕锋说,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是以实物交割为目的,而当前不少交易所开展了不少针对个人用户的投机性业务,交易方式本质上是以集中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