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点赞
当嘉兴还在养蚕时,江西赣南已经大规模种植脐橙了。
脐橙,成了赣南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
昨天,发布了一篇《从蚕丝到脐橙种植 华丽转身背后的辛酸》,粗略的描述了江西赣南从曾经的蚕丝业转身到脐橙种植业的一点情况。
赣南,拥有“世界橙乡”的美名。
因为,全世界种植脐橙的国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中国,而中国的脐橙种植地,主要集中在赣南。这是昨天文章中所提到的。
今天,新京报特约记者郑东攒写的一篇新闻稿:《李克强点赞的赣南脐橙被抢购一空》,放在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
此事源于克强总理今年8月的“点赞”。
这是一篇回访录。
事件就发生在今年的8月份,李克强总理来到了江西瑞金,并专程前往黄柏乡坳背岗万亩脐橙基地考察。
总理从车上下来,面带笑容,主动跟在场的各位果农握手,询问大家种植面积、产量和销售情况,并仔细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
现在,果农们用上“互联网+”了。
果农们通过“互联网+”,建立起果品安全追溯体系,通过网上销售脐橙,果农们收入大幅度提高,在市场上卖4元一公斤的脐橙,通过电商可以卖到10元以上,实现收入翻番。
李克强当即肯定道,“互联网+”不仅提升了赣南脐橙的品质,保证了安全,也为整个产业“插上了翅膀”。
他还仔细询问大家还需要什么政策帮助,并且向果农们大声承诺:“我一定把大家的要求带回去,一定帮大家解决。”
现在,脐橙已快到销售结束期了。
江西果农邓大庆种植的脐橙迎来了大丰收,但更让他高兴的是,因为李克强总理今年8月的“点赞”,自家的脐橙不仅不愁销路,更被早早抢购一空。
6年前,他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了脐橙,参加了一年4次的种植技术培训。当年,全家收入就实现了“翻番”。
在今年8月的考察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国家会继续帮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总理说:“要依托科技进步,促进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尤其要加大对老区的支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现在,有了硕果累累的果园,老革命苏区的果农们正期待着,借助“互联网+”的翅膀,让自家的脐橙“飞”得更远。
我们相信,这是可以实现的。
曾经困境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商的快速发展,是最近十几年的事,现在,也可以把它说成是“互联网+”吧!
十几年前,脐橙销售是困难的。
果农们没有想到过,现在,脐橙销售也能“互联网+”了。
记得每到脐橙的销售季节,果农们就要为脐橙的销售操心。这么大数量的脐橙仅在当地市场是不可能完全消化的,只有卖到外地去。
但是,怎么卖呢?
这却是个问题。
那时电商并不发达,货运也远没有今天的优越程度,赣南的果农们只能雇车拉到广州等大城市的水果批发市场去销售。
困难是不言而喻的。
互联网+
今年的脐橙销售,让我们明显感觉到,渠道多种多样了,不光有传统的销售渠道,还开发了一些新兴的销售渠道,有些地方还成立了合作社。
最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的应用。
我们知道,“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
这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应用在脐橙销售上,有许多体现形式:
比如,在大型的电商平台开立专卖店。果农们在各大电商平台建立自己的销售店,向终端客户实施直销,如淘宝网,等等。
又比如,自建电商平台。有一部分的果农,自建电商平台,用于销售自己的水果产品,或者,与多家水果商联盟。
再比如,微商销售,或利用微信朋友圈销售,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销售信息,朋友们相互传播,并下单,微支付解决收款问题。
非常方便。
总之,形式是各种各样的。
水果种植,这一传统行业,有了“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工具,果农们的销售问题和烦恼必将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江西赣南,这一拥有“世界橙乡”美名的老革命苏区,插上“互联网+”的金翅膀,一定能让脐橙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