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强调在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中, 要加强含油废水处理的基础性研究, 明确含油废水中各组分的相互关系, 同时要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重视含油废水的回用。针对含油废水进行分离筛选优势菌种的研究也是目前的发展方向, 研究较多的菌种有动胶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氮单胞菌属等。吕荣湖等选用聚乙烯醇( PVA) 、海藻酸钠( SA) 复配作为包埋固定化载体材料, 制备成固定化微生物小球( IMB) , 通过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实验优化了 IMB 制备的工艺条件, 处理含油废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建辉等在先期对菌株 UP-1 固定化研究的基础上, 选用 PVA 作为固定化载体, 对菌株 Pseudomonas stutzeri UP-2的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细胞小球的脱硫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生化法较物理或化学法具有成本低、投资少、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其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 因而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综上所述, 随着全球范围水资源短缺的加剧, 以及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和对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虽然处理方法越来越多, 但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有些工艺还尚未成熟。今后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 1) 改进传统的处理技术及工艺中的不足之处, 开发新型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2) 多种方法联合分级使用, 避免单独使用的局限性, 发挥各处理单元的优势; ( 3) 加强除油机理的研究, 提高含油废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4) 响应国家政策, 重视清洁生产, 从源头减少污染,减轻末端处理压力; ( 5) 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出发,要重视含油废水处理后的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