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哥是在一个酒局上认识的,人不错,昨天找我喝酒,一见面,看脸色特别憔悴,我就问他,没睡好觉还是咋的,怎么气色这么差,他说先什么也别说,先陪我喝几杯,等我俩两瓶茅台都见底了之后,他终于忍不住了,就开始哭,一个40-50岁的老男人在你面前哭,那种感觉真的特别不是滋味。
我问他,到底怎么了,遇到啥事了,说出来看我能否帮的上忙,他抬起头来说,因为我那儿子,于是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我说了出来,听完,心里特别沉重。
赵哥的父亲90多了,今年年初的时候身体感觉不太舒服,就想上医院检查一下,一查直肠癌晚期,能治愈的概率几乎为零,刚开始的时候赵哥兄弟几个还很孝顺,在医院轮流看护,后来因为每家都有自己的事,就请了个护工,这样他们就不用天天去了,这样持续了有一个月,他们兄弟几个感觉老人这样太痛苦了,几个人商量了之后就叮嘱护工,不用给老人喂水喂饭了,直接让他饿死渴死,护工就真听他们的话了,连续几天都没给老人喂水喂饭。
到第三天的时候,赵哥的儿子去看他爷爷,一看怎么状态那么不好,就问护工怎么回事,护工说,你爸爸不让我给你爷爷喂饭,如果喂了他该训我了,他儿子一下就火了,打电话质问他为什么不给爷爷喂饭,最后抛下一句,你记住,今天你怎么对我爷爷,将来我就怎么对你,赵哥说,听到他说这句话,他心里比用刀割了都难受,他最不想让看到的人就是他儿子,结果还是被看到了。
前几天赵哥父亲还是被饿死了,被活活饿死的,我听了感觉特别残忍,但是又能理解,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们总爱拿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别人,那是因为我们不是别人,不过这不代表社会上都是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可贵的人存在。
上周的时候我跟我媳妇去医院看朋友,在朋友病房看到一个样貌差不多60-70岁的儿子领着一个80-90岁的老人在锻炼走路,我们和朋友在聊天,从老人的神态上看出来特别开心,走了几圈之后,老人的儿子对他说,我们再走一圈,老人笑着说,你说呢?
我突然间心里被融化了,都说老人到老了之后都是孩子,事实又何尝不是呢?只不过孩子是朝阳,老人是暮年,都是需要我们去用心呵护的,但是我们的爱又都是从下走的,自己的孩子百般宽容,百般呵护,对于自己的父母呢?有几个人能不厌其烦的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又有几个人能体贴照顾自己的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性,是本能,但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却是责任,是美德,社会一直在宣传要孝顺父母,出个孝子会成为年度感动人物,这说明什么呢?社会缺少什么才会去倡导什么?你见过有最爱孩子感动中国人物吗?因为这是本能,今天,你孝顺父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