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代三聚氰胺的介绍


      苯代三聚氰胺是三聚氰胺的衍生物, 它是用苯环来取代三嗪环上的一个- NH2, 虽然苯环位阻大, 但由于苯环和三嗪环能形成共轭体系, 使其化学性质变得非常活泼。之所以用苯代三聚氰胺来进行改性, 是由于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的产物具有三个羟基, 这势必会导致交联, 生成三维交联结构, 这就决定了其有较大的刚性, 交联度高, 分子内可变形能力小, 所以纺丝成纤极其困难, 正因如此, 用苯代三聚氰胺代替一部分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 苯代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只生成两个羟基, 降低了交联密度,提高了成纤性能。在其它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研究不同苯代三聚氰胺用量对体系黏度变化的影响。,苯代三聚氰胺改性三聚氰胺树脂的黏度变化在4 h 5 h 内比较均匀, 在相同条件下, 苯代三聚氰胺用量越大, 体系黏度越大; 但在5 h 之后体系黏度变化较快, 特别是在含量为40%60%时还出现了凝胶。可以看出用量62% 时体系黏度变化不大, 且易于控制。固含量是除去溶剂的反应单体占整个反应体系的质量百分数。这里的反应体系指: 是苯代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多聚甲醛以及水的体系。固含量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 固含量太大, 溶剂少, 反应无法进行; 固含量降低, 即溶剂含量升高, 三聚氰胺和甲醛分子发生碰撞的机会则减小, 使反应速度减缓, 从而降低了分子链增长速度。当固含量高于70% , 体系的黏度增长速度较快, 尤其在反应后期短时间内体系的黏度剧增, 黏度的变化不易控制, 稳定性差。当固含量低于55% , 反应3h 后黏度才达到630mPas, 黏度增加缓慢, 不适合实际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