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气废水的处理技术2


         蒸氨:国内外煤制气废水脱氨工艺主要采用汽提-蒸氨方法。云南省驻昆解放军化肥厂现有鲁奇加压气化工艺,未脱酚蒸氨废水中氨氮浓度为 2300~7200mg/L,经过萃取脱酚和蒸氨后,游离氨去除率达到98%以上。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采用加碱-水蒸气汽提蒸氨工艺,在进水氨氮含量为8500mg/L 时,出水氨氮含量可降低到 300 mg/L 以内 。认为蒸氨和萃取脱酚过程不应当单独看待,应结合后续生物处理工艺要求做出最优化设置和运行,为煤制气废水的达标排放奠定良好的基础。

      除油:煤制气废水中油类污染物多采用隔油池和气浮法进行除油。隔油池具有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的特点,但是除油效果受到废水中油类密度分布的影响较大。原哈尔滨气化厂在处理煤制气废水时,采用气浮工艺降低废水中的含油量。经过一年多的连续运转,气浮装置基本能达到设计要求,并在废水中投加了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明显提高了脱油效果。气浮法对油类密度要求较宽且脱油效率高,缺点是设备多,运行费用偏高,容易引发严重的泡沫问题。本文作者认为煤制气废水采用空气气浮脱油时,应考虑到通入大量氧气会导致废水中易氧化物质被有氧化和颜色加深,从而影响后续生化处理效果,而煤制气企业有大量的富裕氮气,可以考虑采用氮气气浮。
      总之,物化技术的优化是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在选择具体处理工艺时仍需要着重考虑以下问题。蒸氨和脱酚过程的工艺优化是有效控制煤制气废水中酚和氨氮含量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