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才能走上正轨?


  中国人造的房子都是中国人买的,中国人初始的资金都来源于制造业,房价上涨,贷款金额上涨,还款压力增大,自然制造业的内需会减缓,国外卖往中国的产品自然减少,国外的订单也会收缩,国内的企业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形成国际优势出口,可以计算出来,中国目前现在还能维持房地产正常运转的资金流只有银行借贷,拼命的印钱投入市面,然后人民接着只能买房贷款把手里的钱给开发商,开发商又用这些钱连本带利的还给银行接着贷,这样计算下来,增加的只是人民的债务,降息降准的刺激借贷,可是一个重点是今年3分之2的企业的股市都没有体现融资的目的,能够维持基本运转的来源是政府的政策和银行给予的无息贷款的救济粮,日子都不好过,还有三分之1的企业还还不上银行的最低还款额,银行给予贷款的时间期限大部分快要到期,买房还贷的基本能力来源于工作,还款压力决定了购买力降低,即使印钱直接给到企业,企业只能是产能过剩的持续停放,无法销售出去,国内降低价格,消费已经饱和,没钱买,国际低价出口,每个国家都有自我保护手段征收反倾销税,最终一无所获,剩下的时间决定着生命的走向,没有任何人任何政策能够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个税还房贷”这个得辟谣,一个国家也不可能直接将产能过剩的商品免费发放。就好像一个钢厂的例子,在资本恒定的因素下,我不涨价,外界不倒逼我涨价,我全年生产的商品可以按计划的全部销售一空,来年可以持续的生产,让企业正常运转,我涨价一倍,那自然产品剩下一半,已涨价后的价格来估算这一半产能,我暂时赚了一倍,可是我还要将这一半销售出去,销售计划制定时间肯定得在来年,那来年的生产计划得降低一半,但是公司的生产力可以生产出一倍,这就意味着减产,持续时间到两个轮回,只要外界的资本恒定,就意味着企业不投资其他行业就终将破产,这个资本恒定因素在于市场对于这类商品的需求已经达到了最大化,如果要改变这一因素,只能政府要求银行印钱然后把钱归于政府对地方各个产业进行直接投资,政府进行监管和公开发放,产品不以商品形式存在和销售,不破坏银行信用,也不破坏商业竞争,不鼓舞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我们要保证原有行业的正常运转,也要保持资本有一定的流入新兴行业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