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章鸡蛋来自民间的销售良知良品


  盖章鸡蛋来自民间的销售良知良品

  李华新

  “鸡蛋上有我的章子,万一有啥问题,买的人随时来找我。”陕西商洛65岁的老汉王生成用自己的方式,给买鸡蛋的人吃了颗定心丸。王生成是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闵家河村人,他在家散养土鸡,每天早上都要骑着摩托车,驮着30斤鸡蛋到商洛城区来卖。王生成的土鸡蛋,最与众不同的是,每个鸡蛋上都有一个他盖的章子,印着红色的“生成散养”字样。除了防伪,万一顾客觉得鸡蛋不好啥的,还可以凭着印章拿回来以一换二。2016-06-30 09:17:00 来源:长江日报)

  随着畜牧产业的规模化以及商品化进程,不少企业都会在自己的蛋品上打上商标。可即便如此,王成生的举动,还是足以让不少人为之动容。这种源于日常实践所形成的经验创举,并不等同于商业社会所惯用的“标识技术”,而应当视作原始商誉意识激发之下,所衍生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对于一位农民、一位小生产者来说,这份对自己产品质朴的珍重难能可贵。


  这样的意识也许这不是一时的冲动使然,而是作为禽蛋的生产者,他的禽蛋质量是好的,他有自己的意识那就是要保护自己的产品。而类似这样的小生产者自己的这种勇于负责的行为,也是在破解对于分散养殖户的一个难题,在这里得到了破题。以禽蛋行业为例,零散的养殖户,往往并不遵循科学、统一的饲养标准,导致产品缺乏品质稳定性;再者,其所生产的蛋品,多数也会被层层收购、转手,而进入漫长的、不可预测的销售链条——终端消费者已很难弄清,自己所买的鸡蛋出自何处。

  尽管是他这样做费事,可是却是那个在第一时间就会弄清楚,这些禽蛋是否是属于自己的产品。同时,也可以看到,他不仅是在为自己的禽蛋盖章,而且是坚持自产自销。用自己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品牌优势。因此他生产的禽蛋也一定是畅销的产品。

  这样的示范意义,是属于个体的分散,可是却是有效的。当机体的大规模的尚不能严格执行标准的时候,人们自觉的这一行为,不仅是确保了自己的产品品牌,更是体现出了在造假时代横行的时候,总是有人用自己的良知来实现食品的自我追溯的机制!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