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带来的营销启示(五十九)


         小故事带来的营销启示(五十九)

                                      魏长永

     孟经理原来从事保健品推销工作,收入还可以。只是因为最后一笔业务,卖给一位大妈治愈糖尿病的保健品,价值一万八千八百元,眼看就要成交,被他儿子告发,说是涉嫌保健品当药卖,被查处。

有志者事竟成,在哪儿跌倒就要从哪儿爬起来。孟经理新开了一家药品零售店,要大张旗鼓地卖药了。

由于离医院太近,有病的顾客都往医院跑,药店赚不了几个钱。头疼脑热的毛病,顾客大多会点名买药,也没多少营业额。这种生意跟买保健品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地下。

孟经理在工作中发现,就一般药品而言,顾客对药品知识的了解其实是相当匮乏,许多药物不但有功能和主治作用,对于其他症状,也是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并且有明文注解。这是一般人不了解的,治疗嗓子疼痛的药,对于治疗性病难说没有一定的效果。自己店里目前经营的药品,虽然品种不多,足以应付所有常见的症状。只要推销给力,还是能够增加销售额的。

他特意将药品附带的治疗范围用大字打印,装订成厚厚的一本,一有时间就背诵,并且将常见药的辅助功能放大张贴在墙上。

努力推销的结果立马显现。一次,一位大妈胃疼,可能是吃凉了。孟经理非常郑重的分析了症状,现在是胃表现出反常现象,一定会伴有红、肿、热、疼的信号,如果治愈不及时,下一步的发展状况就是胃糜烂,接着是胃溃疡,最后是胃穿孔,易造成失血过多而死亡。吓得大妈脸色都变了,一下子买了两千多块钱的药。

还有一次,一位小朋友来买治脚气的药,孟经理问明症状,接着问你带来多少钱。孩子说,你开好药,我回去拿钱,就在附近住。孟经理还是严肃的告诫了病情的隐藏危害,脚气感染,病菌浸入,可能会造成败血症,所以,服用消炎药是必须的。另外,引起脚气病发作的原因可能是身体维生素的缺乏,应该立即补充维生素。合计需要付款两千伍佰元。

孩子回家拿钱,并且带来了做大夫的父亲。大夫气的哆嗦,气愤的说,我从医三十年,就没见过你没见过这样的医务工作者。你这是江湖游医的行当。

至此,时间流逝,孟经理的药店日渐萧条,再没人上门买药。

营销启示:

第一 构成市场的主体是供需双方,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下,需求方才是主导。一味闭门造车的努力,只会更加偏离消费者需求。

第二 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让消费者满意为基础,绝不是供应方的满意。

第三  真诚,是连接供需双方的内在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