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之路(二)
记得儿时去舅爷爷家,吃饭喝茶等日常生活用具,都是白色的瓷碗磁盘,上面画着青色的人物、云朵、鱼儿、花卉等等。长大了,终于知道,我舅爷爷家的那些瓷器,就是青花瓷。
奶奶说,舅爷爷家是当地的名门府第。这我是知道一点的。门口两个大石头狮子,后门是厚厚的铁皮包裹的,高大而厚重。天井里四季有乌龟出没,流水淙淙。黑色的木板结构的门、柱子,高高的山墙,一个厨房就有五六十方面积。关于舅爷爷的房子,我童年的记忆就是这些了。舅爷爷的父亲参加过贺龙领导的革命,是红三军经济部主任,后来在湖北天门岳口被国民党烧死。烈士证书,这是我在家里的牌匾里看到的。舅爷爷去世后,我奶奶成了烈士唯一健在的子女。
这么说,我家里的青花瓷器具,也可能是奶奶的嫁妆了。
惜乎!家庭住址几经变迁,那些记忆里的青花瓷如今一件也找不出了。问父亲,父亲说,还不是你奶奶平时卖了。
姑姑帮忙照顾老家时,我问姑姑,姑姑说,是你奶奶3元5元全卖了。
爷爷是不懂这些的。父亲要打理单位,非常忙,自然也无暇顾及。
一个春节的早晨,我在老家的街头发现了一家小店。看见了几个瓷盘。问正在煮午饭的老妇人。
“你要的话,25元一个。”
“我全买下,20吧?”
“今天十大过年的,便宜给你吧。”
我于是买下了这品相好坏兼有的十个瓷盘,青花瓷。
它们特征大致相同,沙底,26公分,青花色泽纯正,纹饰清晰,美观。有的带点冲。清朝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