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南海博弈的实质是什么?


  中美南海博弈的实质是什么?

  中美南海的博弈已经走入了互不相让的趋势里。美国似乎找到了中国“企图”妨碍航行自由的“事实”。美国人的理由很清楚:谁都不能妨碍海洋航行自由?针对南海,他们的理由就是:中国正在改变南海现状,即将妨碍南海航行自由。就是说,美国现在的做法是建立在中国正在改变南海现状和假设未来扼住南海航行通道的基础上。

  根据以上的“原因和假设”,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美国是谁?美国不是联合国,也不是国际海洋权益法签约国,也不是南海争议岛屿声锁国。美国的假设和行为动机是什么?为了本国利益无疑是必要条件,或许是唯一原因?

  美国此时此刻介入中国南海实务的时机是和日本安倍晋三同样的理论,即:中国崛起是一个绝对的事实。在这样的判断里,要维持美国的老大地位,唯一的选择就是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而日本唯一能做的就是挑衅中国以拉近和中美关系,使得自己能够在中美日的范畴内,同时可以借机提升日本解除美国紧箍咒的要求。

  美国重返亚洲的罪魁祸首是比尔。克林顿。克林顿从美国总统位置上退下来之后,除了治疗心脏病之外,公开的活动就是援助非洲,拉美等落后国家义工活动。期间有传克林顿可以竞选联合国秘书长,而且媒体分析克林顿完全有这个能力,结果不了了之。背后什么原因?不言而喻:专心帮助希拉里两次参选美国总统。克林顿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年轻的总统当选者,而且他做了八年很有成绩,且比较轻松,言犹未尽。

  克林顿当政期间,就瞄准了中国为假想敌,且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一方面说明克林顿早就对世界格局有清醒的判断“中美博弈”,同时,也看得出他对中美博弈的信心和未雨绸缪。希拉里第一次参选输给奥巴马,出乎克林顿的意料,当国务卿,克林顿指示希拉里含蓄提出“重返亚洲”,“被”跛脚鸭总统奥巴马视为国家外交的法宝,大大提振克林顿的战略信心,因此希拉里辞去国务卿连任,重新集结。所以,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对中国不利。

  据此对过去几年南海逐渐升温的原因做了简单的梳理。当然,理论大师是克林顿,奥巴马和克里只是囫囵吞枣者,所以,操作南海议题生硬无效。在奥巴马即将结束任期之际,美国军方鹰派对奥巴马的软弱不满而陡然对中国发力。

  回到上文。中国南海吹填一方面是争议被动情况下的维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吹填岛屿不等于未来一定阻碍航行自由。假设未来航行没有障碍,那美国今天的所作所为又是怎么个性质?我们可以觉察到“南海航行自由”是个没有遇到航海自由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被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是个先有理论的问题,然后美国人以“担心”假设之后,帮助菲律宾,拉钩日本等参与所谓的要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之后开始了舰艇,飞机的挑衅,也包括政府国防首长的“视察”。美国的国防部长,防卫到中国周边的南海上空,这是什么国防?

  现在该说说美国是谁?美国是世界霸主一个世纪了,我们应该同情美国被中国崛起的抗拒和不适。对于美国来说,承认中国必将超越美国是有国家以来就注定的中华文化最适合全球进化。现如今只能说美国的老大地位已经历史性的即将完结,除非中国四分五裂,否则,中国成为世界最强国是历史的必然,是绝对实力的必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从来就存在着。美国人做老大不地道,把钓鱼岛送日本行政,实为美国的琉球群岛和冲绳基地的安全。美国作为老大,理直气壮的分裂联合国承认的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何亮亮说,有哪个大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还像中国这样,没有完全统一?够了,美国,知足吧。

  既然南海航行不是个问题,所谓的问题就是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问题。美国人仗势欺人的日子也不多了,实力还有,但是已经不足够。美国挑起事端只能归结为想方设法打断中国崛起的锋芒,这显然是出出气而已,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实际效果。中国整体布局已经势不可挡,谁想破坏这个局都已经不可能。

  中美博弈的本质还是老大和老二的较量,也是旧秩序与新常态的渐变过程。老大老二的较量,传统上成为修昔底德陷阱,即:必然性;另外就是量变理论的质变结果。所以,中美南海博弈只是一次掰手腕,冰山一角的显露,冰山如何处理好?

  张海勤 2016-5-8-2200广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