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黔西南州走出的防空军事将军彭祥瑛先生,是我黔西南之荣,也是国家民族之幸。
彭祥瑛(19O6~1951年),字戴民,贵州贞丰龙场人,辛亥革命贵州贞丰籍元老彭显臣之次子。早年,彭祥瑛与其兄彭祥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一起在贵阳达德中学求学。后,祥瑛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又考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防空军事。
学成归国后,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少将,1936年4月,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派,作为防空指导员到武汉指导防空工作。10月1日武汉防空筹备处成立,陈继承兼任处长,俞济时(58师师长)、金巨堂(省保安处副处长)兼任副处长,彭祥瑛兼任办公室主任。
筹备处成立不久,抗日主战场转向长沙,旷日持久的长沙会战拉开序幕,彭祥瑛调离武汉奔赴长沙参与组织防空军事。
长沙会战期间,灭绝人性的日寇凭借空中优势对我长沙军民及古城建筑进行百数次狂轰滥炸。长沙市人民死于战争和空袭达36460人。
1936年9月,省政府和省保安司令部在长沙市举行“长沙市第一次防空演习”,参加演习的有省会防护团全体人员、省会警察、驻省会空军和高炮部队、探照部队。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何健任总裁,省、市党政各级部门和驻军的主要领导担任评判官;省保安处处长刘膺古中将、省会警备司令胡达中将、军委会彭祥瑛少将分别担任指挥官、副指挥官和参谋……
1938年6月23日,市消防大队所辖的5个消防队、36个分队共2370人,在省教育会坪举行了第二次检阅演习,省防空正、副司令徐权、彭祥瑛等出席了检阅仪式。
长沙会战期间,彭祥瑛将军先后职务有国民革命军长沙军委会少将、长沙防空演习副指挥官兼参谋长、湖南省防空副司令等。
作为中国抗战时期防空事业初创人员、防空军事专家和重要军事将领,彭祥瑛少将在身体力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防空军事理论,组办长沙防空学校,开展防空培训,于1937、1938年先后编写出版《防空与防护》、《防空问题之检讨》等长达数十万言的教学专著。现书名列入《重庆图书馆民国图书书目信息》,有关著述一直以来多有被从事防空事业者借鉴引用。
彭祥瑛多年参加和指挥抗日防空作战,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事业作过重大贡献,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彭祥瑛将军毅然辞官回乡,隐退于贞丰龙场故乡,利用防空医护一技之长,潜心习研中西医术服务家乡父老。却不幸于1951年镇反运动中被误判处决,含冤而死,成为历史剧烈变革期间泥沙俱下玉石俱焚的牺牲品。可惜,一代抗倭英杰,倒在和平抢下……
时间流逝长达半个多世纪,其亲属无数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平反请求,要求对彭祥瑛将军案子进行复查,对照有关政策法规,给予平反纠错,还历史真实面目,还当事人彭祥瑛将军公正评价,都因找不到原始判决书和错过1981年大规模彻底平反纠正冤假错案机会而遭到拒绝。
平反昭雪诉求,路漫漫其修远,主要因为镇反运动平反问题,不是单纯法律问题,法律手段解决不了。它属于政策问题。
镇反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包括历次政治运动中没有平反的冤假错案,也许将来会平反。只不过,可能是整体平反,我们只有拭目以待而已,此外,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