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明:号召大学生创业不如推动官员下海


作者:郭学明
 

 


本文为《经济学家告诉你A》原创首发,恳请大家关注支持该公号!



 

1

政府机构大规模裁员是绕不过去的。在经济繁荣时期膨胀起来的政府机构无法应对经济新常态,无法适应L型甚至下斜线的经济走势。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消减政府审批事项和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都需要政府撤机构减人员。机构不撤,人员不减,干预就减不下来,各种审批即使取消了也会以改头换面的方式复活,市场的作用就会被制约。庙不拆,香火不会灭。

2


 

即使经济形势继续繁荣,我们的政府机构也过于庞大,冗员太多。一个城市副市级以上干部十几个甚至更多;一个百八十人的局有局长、括号正局级的副局长、副局长、副局级调研员其他局级副局级干部十几人;一个区可能有好几个招商局。

3


 

机构多冗员多对四个方面有害。对政府有害,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财政支出,消弱了政府权威;对企业有害,婆婆多了,扯皮多了,花费多了,麻烦多了;对纳税人有害,增加了纳税负担,挤占了公共财政支出;对公务员和官员也有害,上升空间太拥挤,大多数人很难获得与其能力相称的成就与地位。


4


 

政府聚集了很多人才,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有执行力,但发挥才干崭露头角的机会太少。与其让他们挤在拥塞的体制内,不如推动他们下海,既解决了政府冗员问题,又解决人才的前途问题。大学生创业是很难成功的,他们阅历太少经验太少,号召他们创业不是良策。政府官员下海,或到企业做高管,或独立创业,成功率一定比大学生高很多。官员除了能力经验外,还熟悉政策法规,有人脉关系。


 

供给侧改革最需要什么,人才!推动官员下海就是把优秀人才分配到供给侧。


 

5


 

推动官员下海要有好的政策和可行的路线。


 

笔者建议:应明确政府裁减机构和人员的目标,如3年内裁减多少人,公布于众,让许多人知道再混下去没意思了;对主动下海者应给一段过渡期,如1年或2年照发工资,让他们有时间做出选择;对创业者还应当免几年税。


 

6


 

许多政府官员应当意识到:与其混官场一冗员,不如拼市场一豪杰。


 


精彩视频:


私有产权与女性之美:http://v.qq.com/page/w/f/l/w03025zdafl.html

三从四德不是歧视妇女:http://v.qq.com/page/p/b/x/p01976imkbx.html


欢迎光顾谢作诗的签名书店(http://weidian.com/?userid=257447452&wfr=c),里面有众多大虾的亲笔签名书、字、画、雕刻等。你也可以扫下面二维码可以进入微店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