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广岛演讲为何没敢提“道歉”二字?


 奥巴马广岛演讲为何没敢提“道歉”二字?

527日,奥巴马在七国集团峰会闭幕后,以“直面历史 避惨剧重演”为题,反省了美国对日本广岛的核轰炸。演讲中,奥巴马呼吁人类要从广岛、长崎的原爆作出道义上的觉醒,不能再重演这样的历史悲剧,但也像事前所意料的那样,并没有因为美国对日本的原爆而道歉。

奥巴马的广岛演讲为何没有满足日本一些人的愿望而道歉美国对广岛、长崎的原爆呢?

向日本道歉原爆,并不是奥巴马广岛纪念的选项,也与其此行的目的大相径庭。奥巴马之所以访问被美国原爆的广岛,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向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数以百万计的遇难者表示哀悼的形式,而推销他的无核世界理念

在访问广岛之前,奥巴马明确表示他不会对美国投放广岛原子弹事件进行道歉。奥巴马在G7峰会期间表示,他同安倍共同访问广岛的目的是为了再次强调7年前对“无核世界”的憧憬与执着

7年前,奥巴马初任美国总统时,便在布拉格宣布了他对无核世界的憧憬,并因此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然而,7年后奥巴马的这个憧憬依旧渺茫,核扩散、核讹诈的威胁,也还极为严峻地存在着。在早前俄罗斯对叙利亚的军事干预中,普京曾一度威胁要使用战术核武器对付伊斯兰国及其背后的势力。另外,金正恩的一再核试,也搅得奥巴马的无核世界几无颜面。在叙利亚和朝鲜半岛的国际冲突中,核武器也被频频拿出来当作威慑的工具使用,绝不是什么好的兆头,而是一种现实的威胁。奥巴马特别具体谈到朝鲜的危险性,并坦言他的无核世界理念,也许在他活着的时候不能达成,但呼吁人们要追求那种可能性,应该减少带来这样破坏的核武器,绝不能把这种死亡工具交给狂热的人。

奥巴马之所以不能因为美国对广岛原爆而向其道歉,是因为在美国“投下原子弹促成战争尽早结束”的看法根深蒂固。奥巴马若因此事而道歉,无疑是否定美国这种根深蒂固的看法。更可怕的是,也还可能把美国对广岛的原爆推向道义法庭的审判台上,并引发舆论场上美国对广岛原爆的决策是对是错的争议漩涡。另外,也还有一个暗含的陷阱,那就是奥巴马的道歉很可能在隐隐修正、变更二战胜利成果,推波助澜安倍顽固的历史观走向更危险的道路。

再者,道歉美国对广岛的原爆,对极力推销无核世界理念的奥巴马更像是一个囚徒的二难困境。此前,奥巴马访广岛一直遭到国内舆论的抨击;但为了能在他快离任的时候,再次通过西方七国峰会的平台而推销他的无核世界,以功德圆满他的外交伟绩,奥巴马不得不在他的广岛行前一次又一次重申,“不会就核爆道歉”。有媒体分析称,“来了但不道歉”——奥巴马的选择似乎即难以讨好美国国内,也难以讨好日本,还惹怒了部分二战受害国。比如,中国和韩国的感受与反对。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广岛,可能引起人们关于二战期间美方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的决策是否正确的争论,中国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表示,二战的历史定论是不容更改的。人们日益担心这位美国总统会为一种把日本描绘为受害者的战时历史背书,这无疑是韩国政府和民众所最不能接受的。韩国对奥巴马广岛此行日益强烈的反弹,反映出这次历史性访问造成的种种政治风险,也是奥巴马不得不在慎重计较的。奥巴马必须在中日韩之间找到微妙而敏感的平衡。他固然是奔着日美的历史性的和解这个目标去的,但却很难成事。前几天美军在冲绳岛的奸尸案而引爆出来的阵阵抗议以及广岛原爆受害者对其拒不道歉的激愤情绪,再加之中国和韩国对其二战定论的敏感与捍卫,都在让奥巴马的广岛之行背负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而不敢轻举妄动,张口乱说。

2016528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