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僵尸官网”先要唤醒网络意识


 唤醒“僵尸官网”先要唤醒网络意识

“一些基层政府网站的日访问量极低,极个别的访问量只有个位数,简直成了‘僵尸网站’”。近日,国办通报了今年一季度全国607个县级以下政府网站的抽查结果,不合格率达到18.5%。有一些网站访问量极低,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空壳”。(5月24日 北京晨报)

在互联网已经完成从少数精英向普通大众普及、群众悄然变身成为“网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显然已经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最大平台、热点难点问题的集散地、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渠道。但一些基层政府的网站动辄“僵尸”、“睡眠”、“瘫痪”,不仅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度,也对百姓知情权、问政权造成了严重伤害

基层政府网站之所以会呈现出现在这样的可有可无的“空壳”局面,客观上可能有自身信息量小,办站条件差、无专职人员更新维护,或维护人员业务水平技术能力受限等外在原因,但主观上还是说到底还是“惰政思维”作怪,网络意识欠缺所致。所以,要真正唤醒“僵尸官网”让其发挥作用,就要先唤醒各级领导干部的网络意识,让其真正把“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变成常态。

完善知责明责的“责任链”,强化网络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强调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在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唤醒“僵尸官网”,就要把其作为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通过责任传导压力,通过压力强化网络意识,通过考核提升基层政府办网用网的水平,让基层政府网站真正成为履行职责的平台、公众监督的窗口、展示形象的舞台。

设立办网用网的“示范区”,提升网络意识。5月24日上午,人民日报刊发题为《回答好“网络赶考”的命题》的评论文章,介绍浙江各地在探索网络问政、畅通网民诉求、引导网络舆论的做法和经验,并从建好民情平台、重视民声诉求、推动民意表达、强化民智集纳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所获得的启示。唤醒“僵尸官网”,就要把浙江打造成办网用网的“示范区”,组织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到浙江进行考察学习、借鉴经验,把“民本”渗透到办网用网的各个环节,把“互联网+”用活用足,回答好“网络赶考”这个命题,顺应网络时代发展潮流的需要,聚合网络正能量,提升群众满意度,真正做到让互联网为民所用、为我所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用好责任追究的“撒手锏”,倒逼网络意识。严格追责问责,是倒逼责任落实的关键。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沦为一纸空文,再好的期望也会变成“乌邦托”。既然办了网站,就应该办好,否则只会把懒政意识、官僚作风展露无遗,不仅不会给群众“获得感”,反而会激发更多人的反感。唤醒“僵尸官网”,就要把整治政府网站“僵尸”、“睡眠”、“瘫痪”等“空壳”现象作为常态,把抽查行动变成经常。对于“为官不为”“为官慢为”所造成的基层政府“僵尸官网”,要把其与背后主管领导的懒政、庸政问责结合起来,进行严厉问责,确保政府网站更新和沟通常态化,真正发挥“连心桥”作用,始终在制度化、健康化、常态化的轨道上运行。

(李吉明2016年5月25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