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宅在家里的人既固执还自私?
-----一位朋友说自己的媳妇不出去工作反而经常与家人吵架的疑惑!
汪华斌
昨天碰到一位武钢的朋友,他说他在网络上看到了我写的年轻人啃老的文章;他说他媳妇就是这样的人。他说他本来对媳妇啃老还能容忍,不能容忍的这媳妇不上班而在家还总与家人闹别扭。他说他孙子还只有两岁多点,所以媳妇在家带孩子还是能说得过去的;可媳妇在家也不带孩子,而只是宅在家里;孩子依然还是两老带。问题是媳妇还随便什么都看不惯,动不动就与大家吵架。他说他发现这宅在家里的媳妇现在是既固执还自私,所以现在自己也相当反感这样的媳妇。
是啊!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它通过交往而不断提高自己适应能力。可如果一个人总宅在家,既不出去与人交往;也没有一个事业追求。这样的生活自然使人变得自私,而且还自以为是;通常总是以强词夺理来掩饰自己的恐惧。相反如果叫这样的人出去与陌生人打交道,他(她)竟然既有尴尬的感觉而同时还是想说话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在这样境况下,固执与自私再次膨胀了内心的自尊;从而更加反感与人打交道。
有问我为何知道这类人的特点,因为我家先后出现几个这样的人;先是我那当官的弟弟,因为招人排挤而突然下岗。由于落差太大,所以弟弟下岗后不出家门;除了在家做家务活,甚至连买菜也不去。正因为如此,当时连我母亲都发现弟弟变傻了;因为他即使来到父母亲这里,所表现出来的依然就是固执和自私。后来是有个妹夫帮忙找到了一个管理人的工作,结果一下子如同换了个人。后来是有位妹夫单位突然间破产了,于是一下子从单位中层干部变成了下岗人员;结果如同复制,不仅不愿意出去工作;而且每月烟酒电话费差不多需要2000元。如果我妹妹不给,就吵架;后来连他儿子都不愿意理他了,从而让自己陷入凄凉的境界。再后来同样是他的同学帮忙,到同学承包的单位去帮忙;虽然钱不多,但由于每天上班;所以精神状况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后来是又一位妹夫再次陷入下岗之中,从而彻底打破了这从农村出来做工人的梦。这位下岗后没有成为宅男,却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传销人员;后来是亲戚与家人损失巨大钱财,才使他从传销中走出来。然而正因为如此,这人彻底改变了;既没有精神,而且还特别消沉。你想我家在我们这一代就出现了三个这样性格的人,我能不知道危害性吗?
是啊!在我们这个以成功论英雄的社会,失去工作的确很别屈;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根本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按照等级定收获的社会。如我原来文章里说到,同样是在大医院工作的护士;竟然有正式工、合同工和临时工的不同身份。更重要的是临时工是干活最多的人,而她们刚好是拿钱最少的人。正因为如此,如果某正式护士被领导强制性下岗;这委屈能到哪里说,所以躲在家里不出门应该是普遍规律。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任何人对上级领导都是绝对服从;因为不服从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也就是说你从这个单位下岗,根本不可能再到另外一个同样的单位就业;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的体制身份。看我们今天体制内的人可以兼职多个单位,然而下岗人员却再也无权回到任何体制内单位。在体制内外收入水平悬殊的社会,你从体制内下岗还敢到处显摆吗?同样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如果你到体制内工作;仿佛就是中了状元。而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自己都感觉到低人一等。正因为如此,所以宅在家里的年轻人更是不愿意出门;因为这是我们今天社会最没有身份价值的人。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如果自己再不平衡心态;自然就会失去家人。因为固执与自私伤害的不是外人的心,而是伤害家人的心;所以宅在家里的人也就是最先失去的刚好是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再加上宅在家里的人根本不与人交往,所以不仅会失去朋友;而且根本没有朋友。如我有个邻居的媳妇宅在家里,竟然连他公公要她帮忙办理养老金审核都不会。而这样无能为力的人,竟然还要依靠固执和自私来展现自尊。
有人说做事情洒脱点,待人宽厚点,为人处世看远点,而且还要时常回头对自己的德行检讨些;这样就能有快乐与幸福。当然我认为我们的国情不适合宅在家里,所以中国人最好还是应该出去工作;只有通过工作,你才会知道放下所谓的尊严。因为只有放下尊严,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面子;只有理解了所谓的面子,才能理解自己能胜任的事是什么。只有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事,才能从力所能及的实际工作开始;从而真正增加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在我们这个不公平的社会,说话做事要学会先思考;不是用脾气能赢得尊严,而学会用成功赢得尊严。在不公平的社会,脾气是造成直接损失的因素。当你胜任了工作,你就会积累自信和成就感;也会发现周遭的事物不是总在压迫你,也不是总在与你对抗。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才会有认同感;有了认同感,才会有同理心;有了同理心,你才会有大局观的态度。只有当你真正具有了大局观的态度后,你的工作才会越来越顺心。而只有当你的工作越来越顺时,你才会真正的大度起来。正因为如此,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只有宅在家里的人才会固执而又自私;因为这也是中国特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