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竭力趋附能够产生神力


心理上的竭力趋附能够产生神力
喻建国
个体在生活、工作和学习时经常会受到自身、他人或环境给予的有关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的启示,这是个体的一种常见心理现象,由于这种启示,个体经常会发生一定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关键就是那心理上的竭力趋向,就是这个心理上的竭力趋向,就出现了无数的奇迹。
在宗教信仰上,这个心理上的竭力趋向就为信徒的生活带来无数似乎是奇迹的现象。有很多基督教徒在向上帝祈求之后,那祈愿的事情竟然成为了现实;有很多佛教徒在向佛祖祈求之后,那祈愿的事情竟然成为了生活中真正的内容;有很多伊斯兰教徒在向真主祈求之后,那祈愿的事情竟然成了世间的真实存在。他们都觉得奇了。其实何奇之有,真正的奇就奇在心理暗示的威力,就奇在心理上的竭力趋附。
心理上的竭力趋附威力无穷,心理上的竭力趋附能够产生神力。自古以来,确实出现过许多个体心理上的趋附产生神力的事例。
诸葛亮在在隆中高卧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三分天下三国鼎立设想并使其成为自己的强大心理趋附。为此他游说孙权:“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现在很多人都很欣赏诸葛亮的《隆中对》,却很少有人在意他和孙权的这番谈话。其实这番谈话确定了孙刘联合,最后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联合败军落魄的刘备,与曹操决战,并一战而胜之。诸葛亮的心理趋附产生了神力。
心理趋服产生神力的事例可以在历史典籍上找到无数,在每一个体的生活中也能找到无数,读此文的你,低下头来想一想,在你直至目前的生活道路上,你不也曾经出现过心理趋附所产生的神力的帮助吗。
在我的青年时期,我曾经出现过要当教师的强烈愿望,这就是我的强烈的心理趋附,以我当年的条件,这是一条决然走不通的道路,但是强烈的心理趋附产生了神力,在我走向教师的岗位道路上,处处会碰到神来之助,一个个莫名其妙的人物在我前进的道路上站在恰到好处的位置给予我推一推抬一抬,我就神奇般地走上了教师的岗位,最后我还成为了一名堪称优秀的教师,在教师岗位上一干竟然干了整整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