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在成长初期就像一张白纸,全然在于家长如何在白纸上描绘。其所有的优点缺点都不是在一朝一夕养成的,就如同白纸上色彩斑斓的图画,靠的是一笔一划的积累。孩童能否健康成长,很大一部分在于家长给予什么样的教育。
当然很多家长也明白孩童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方法,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导致起到了反效果,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孩童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误区。
1、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
不要说是小孩,就算是成人,都不会喜欢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或者发号施令,人的心理有时候就是这样,就算当时他知道你是对的,但是由 于你的语气什么的,心里还是会接受不了。所以,家长在要求孩子不要做某事或者希望其去完成一些事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不要采用强硬的语气去发布命令,要适度 婉转的传达自己的意思,给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看法,让其自己领悟主动的去完成。
2、言行不一
身教重于言传,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和一生。部分家长 言行不一,在一些事情上面不能够以身作则,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像前段时间有个报道,公交车上一位女士好心好意给一对母女让座,那个母亲却制止了自 己的孩子将好心女士落在座位上的手机归还给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位母亲可以说是给孩子上了最坏的一课:不知感恩、贪小便宜。长此以 往,真不敢想象这种家长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3、给孩子不能承受之重
近年来,儿童真人秀、儿童访谈、童模大赛等各类电视上的儿童节目愈渐增多,造成一些家长热衷于培养孩子的才艺,绞尽脑汁让自己孩子 上一些电视节目。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上电视成名,就让孩子每天练习唱歌、跳舞等,甚至占用了孩子本该放松的休息时间,这种过早的开发,对孩子就真的好 吗?有关研究表明,对儿童来说,其身体和心智都还未成熟,早期教育应以培养兴趣为主,过早进行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不仅会消耗孩子的兴趣,也会造成无法挽回 的伤害,比如过早练舞有可能伤害身体,过早练歌则会损害嗓子……
4、过度保护
孩子基本上聚集了家长的全部注意力,有任何“风 吹草动”都能够引起家长的关注。这种对孩子进行严密的保护乍一看是为孩子好——防止身心脆弱的他们受到伤害,但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却认为,过度保护对于孩 童可谓弊大于利,一些研究者指出,过度保护容易扼杀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应变力、创造力,也不利于其坚韧品格的培养。《大 西洋》记者汉娜·饶辛曾发布了一篇《过度保护的孩子》的长文,文章里面指出,童年应当充满对好奇的探索以及对惊奇的发现,而如今童年的乐趣正在因家长的过 分保护而逐渐消失——独立、冒险、探索活动,往往以“不安全”的名义被禁止……基于以上种种,作为专注教育的移动教育教学软件提供商,微恒MEM觉 得,家长们有必要改变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不要让爱孩子变成了害孩子……再说,父母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也不可能永远只做温室里的花朵,每个人的成 长都是一个不断管理、控制害怕,并学习作出正确决定的过程,千万不能因为过度保护而让孩子丢失成长路上这么重要的一个环节。
孩子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孩子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孩子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孩子不需要给予希望,因为他,本身,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