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什么呢?购物中心一楼总找不到洗手间


  

 

为什么在商场的一层找不到洗手间?

女孩们应该都有在商场排队上厕所的“苦难”经历吧。遇上周末或节假日,人气旺的商场洗手间里总是人满为患。甚至连不在商场购物的路人也可能排进来和你共享这有限的蹲位。  


开发商们很快就发现,设立在商场一层的洗手间无异于公共厕所。现在,那些新建的商场会尽量避免把洗手间建在一层,这样至少能促使消费者多逛到几个店铺;而稍老的商场也在努力改变自己公共厕所的角色。上海的正大广场就是这样,它通过改建,干脆利索地封掉了一层所有的洗手间。  

 

 

 

 为什么扶梯总是设在离大门较远的背面?

很多新建的商场,在进门处是看不见自动扶梯的,它离入口会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背对大门。如果想去二层,你沿途将经过从正门到乘扶梯上楼处的各个店铺,这增加了你在这些店铺消费的几率。  


那些早年建造的商场正在为扶梯的位置而烦恼。上海正大广场的自动扶梯,就在一进门的位置,这的确方便了消费者,但对商家来说,却可能减少了消费几率。可扶梯是当年在商场建设时就造好的,现在改变位置会有难度,只能用大面积的广告柱和广告板来引导客流。

 

 

 

为什么在服装区也能品尝到咖啡?

现在,当你逛街口渴时,不用再为了买一杯饮料跑到商场的地下一层或是外面的小铺去了,一些购物中心已经将饮料和服装混搭在了一起,比如北京大悦城的二层—星巴克就挨着一些服装品牌。更多的购物中心则是将每层的中庭位置做成了餐饮区,让服装店铺都面对中庭开放,北京的新光天地和来福士广场就是这样。

 

 

 

为什么运动品牌一般摆放在地下或较高楼层?

新兴的购物中心,通常会将一层和二层的店铺出租给那些有知名度的国际品牌,以此来体现购物中心的整体形象,三层更多的是一些在中国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但同样是国际品牌的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就不会出现在一层,而是被安排在了更高的楼层或者地下。原因是运动服饰的款式变化并不大,不管放在哪里,它们都有更为固定的消费群。 

 

 

 

为什么百货商场一进门先看见的总是化妆品柜台?

和购物中心不同,去百货商场购物,进门先看到的总是化妆品。通常商场里购买化妆品的人不如购买服装的多,将化妆品专柜设在人流量大、进入商场的必经之地,容易增加它的购买几率。


因此,百货商场一层陈列的大都是需求弹性大(可买可不买)、利润高的化妆品,它们有能力、也愿意为这个黄金位置支付商场最高的租金。加上化妆品都包装精美、摆放整齐、形象好,无形中提高了商场的档次。就连充满嗅觉诱惑的香脂味也是吸引路人进入商场的秘密武器。

 

 

 

这五年,武汉的城市商业购物中心快速发展,商业网点实现社会基本单元全覆盖,人均零售面积达到2.09平方米。远超发达国家购物的人均占有商业面积1.2平方米的标准,堪比东京、纽约等城市。

 

前日新闻,在光谷步行街上生意冷清,一天收入不及水电费用。而管理方在房租不降的情况下,要求承租商户同甘共苦,一起希望美好的明天,这无疑是在饮鸩止渴。


资深策划人查钢老师认为:目前商圈购物中心对于功能性定位及招商策略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的商圈购物中心都把头埋进沙子里,一方面期望通过“杠杆现象”,引进国际性大品牌以免租让租的形式欢迎入驻;另一方面对于入驻的中小商户以压缩和转型为由进行重新规划(说白了就是又一轮炮灰)。


如在光谷商圈,某新兴广场招商策略为追求表面“业绩”,就舍得“自己割肉”和“同流合污”,引进小偷商户合作,很亲密无间。结果还是被现实狠狠地拍了一巴掌,年底小偷商户关门撤场,广场某高管跳槽他处,这是个什么情况?业内演绎出了现代版的《盗墓笔记》。


若大个广场,连小偷都不愿意留?这,真,真是叫人怎么过年呢?


 

 

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是利益驱动的,这是规律。不平衡就会有商机。全球最大“地下城”光谷开建具备城市所有功能。总投资额80亿元,总建筑面积51.65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半中山公园。它将是中国最长的地下空间走廊,设计规模全球第一。


不说了,距离百米之外的那家广场小脸都会白了。

知行策划  中小企业成长的关注者!

电话:135-17234133  156-23112833  QQ:42431047

公司微信号:wh_zhagang2015   

查钢老师微信号:wh_zhagang  

在Google、百度搜索“查钢”实名,即可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