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遏制一线城市房价疯涨,实现各市场平衡发展


   经过2015年从狂欢到失落,股民对2016年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新年两个月沪指就从3200多点一路砸向2638点,而后反弹至2900多点,再次快速的砸向了2638点,而且一向被看好的中小创市场更是跌势不止,个中原因,我认为注册制是最大的利空,而在增量资金不济,反弹无力的背景下,被空头借注册制利空狠狠的连砸大盘数日,而多头无反手之力,艰难修复的信心再次跌入了冰点。

   其实在宽容货币政策背景下,中国是不差钱,比如最近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几百万,上千万的房子几小时就被疯抢一空,就说明了不差钱,而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公司缺乏发展资金,有时几套房子的资金就可以培育一个优质的公司,而炒房子对经济增长的质量贡献无益,而向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存在跷跷板效应即股市热时,房市就冷,股市冷时房市就热,而当下的资本市场冷谈也恰恰说明了为什么房地产市场开始火热,因为过去一年在股市丰收的个人资金迅速的把资金转移到了股市,推动了一线城市房价的疯涨,同时全面二胎以及契税新政的实施助推了这一进程,而一线城市的房价带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也就是一线房价高企,那么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水涨船高,届时大量的资金将从其它市场或是领域转移到房地产市场,无疑将给其它市场和领域以致命一击。事实上各个市场应平衡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按住一线城市房价这个牛鼻子,具体措施就是完善契税新政即契税减免仍按原标准执行,存量房交易仍免交易税,而新购商品房五年内不准交易,五年后逐次递减收取营业税。

   另一方面企业的社会融资成本很高,央行的基准贷款利率才5%多,而实际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达到10%,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想要获得20%的收益率开始有点难度了,而且还有其它成本,央行也多次通过降息来引导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看来利率的市场化在融资成本下降的贡献也很一般,因为资金虽然充裕,但资金较为集中,借贷者仍难以占据较主动的议价权,与此同时商业银行2%吸收存款,却10%发放贷款,显然是社会融资成本高企的罪魁祸首,一种情况就是缩短利差,另外一种就是推动企业发债和优质公司上市,直接向市场投资,也就是注册制要推行,但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特别是要抑制住新股的爆炒,让股票价格回归基本面,这也是在引导公司在做好本业,在真的需要用钱的时候,只有股民认可其经营战略,行业前景,是不吝啬投资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国家提供平台,资本市场就是一个大平台,它应该建成一个给更多的个人和企业放飞理想,展翅高飞的样子!

   当下就需要抑制一线城市房价,使资金再回流到资本市场中,支持企业的创新,个人的创业,国家也有义务使股价更符合业绩,严惩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同时当务之急就是要撬动国内百万亿储蓄存量资源,如何引导增量资金入市,一就是做好市场稳定,二就是做投资知识普及,特别是给他们比较一下银行存款和资本市场收益,让其有一个主观的判断,同时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