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 蕲州古城 王者乐土
(广州杨公风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3月20日在广州天河开班)
我行至蕲州古城,感受到它的山水秀美:其地东南低,西北高, 西侧紧邻长江,东北侧深入大别山腹地,而南部几十里就是广济县地界。“左控匡庐,右接洞庭”,东北的麒麟山如麒麟蹲伏,气势磅礴;西南的凤凰山山势轩昂,如一只凤凰展翅欲飞,雄伟壮观。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到凤凰山游历,至今凤凰山下还有一个名叫白甫冲的地方,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命名的。
曾祥裕: 蕲州古城 王者乐土





为此,清朝有个名叫程道中的蕲州文人还写了一首诗:
凤凰台下路,一径绕孤城。
李杜曾至此,青山纪为名。
另一位本土藉的官员陈溱也有诗咏赞:
“麟阁江山献绮罗,太清夜月宿嫦娥。凤凰岗上晨钟响,龙眼矶头夕照多。城北荷池开锦障,湖东春水泛金波。鸿洲烟雨将收尽,龟鹤梅花雪满坡。”
如此秀美之地必然是王公贵族向往之乐土。蕲州位于长江中游下段北岸,地理位置优越。嘉靖《蕲州志》说,蕲州“左控匡庐,右接洞庭”,“以吴头楚尾、荆扬交会之区称之”。更何况,蕲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处要冲,交通便利。






蕲州一部1400多年的历史,从北周到清初,一直作为州、路、府、县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蕲州的州治、蕲春的县治原在罗州城,南宋末年,因战乱几经迁徙,迁到了麒麟山。蕲州城在元代形成规模,明代时日益繁华。这座城池,“背麟岗,面凤岭,大江襟其前,诸湖带其后”,恰似一颗镶嵌在长江之滨的明珠。蕲州卫背靠麒麟山,占据了山南的朝阳之地。
这就无怪乎朱瞻堈要把王府迁到此处了,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将自己的王府从江西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迁到蕲州,从此便有了荆王府。整个蕲州城位于蕲州辖地的西南角,荆王府又位于蕲州城的西南角。 当时的荆王府就坐落在西南凤凰山麓。
说起荆宪王朱瞻岗迁至蕲州,还一波三折。据史学研究者陈仕猛考证:
正统三年(1438),朱瞻堈上书说,“居址岁久,屋宅阴森,欲徙河南”,九月,英宗答复:“建昌本江南善地,非卑湿瘴疠之所。昔皇祖仁宗皇帝择此以为叔之封本,今居十年亦自安稳。且人之生死自有定命,岂居河南者皆不?叔宜恪遵皇祖之命,安静以居。”英宗以仁宗皇帝的诏命,将朱瞻堈的要求抵回去了。
朱瞻堈不甘心,正统六年(1441)四月,奏请赴京朝见,英宗以长途跋涉会让叔叔过于劳累为由婉拒。
朱瞻堈不达目的不罢休,又上书说,王宫有蟒蛇出没,弯弯曲曲的,有时从屋梁垂到地上,有时甚至盘绕在王座上,太可怕了。英宗还是没有答应荆王移藩。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瞻堈终于逮着了机会——正统七年(1442)十月,太皇太后病重,思念远在各地的亲王,英宗只好派太监分赴各地召亲王们进京。正统八年(1443)二月二十日,朱瞻堈回到了渴望多年的京城。第五天,他进宫朝见皇帝,再次提出:“臣国(按:指封地)于建昌,僻处山隅,时有瘴疠,乞迁善地。”朱瞻堈是英宗的叔叔,碍于亲情,英宗先是答应荆王就近迁到抚州,朱瞻堈不满意;英宗答应迁到长沙,朱瞻堈还是不满意,说长沙地势低洼,十分潮湿;英宗答应改迁到蕲州,朱瞻堈终于满意了。不仅如此,英宗居然还答应“以蕲州卫为王府”。
由此看来,荆王移藩蕲州基于风水考量。


荆王移藩蕲州后,由于亲王、郡王地位尊贵,蕲州的政治地位、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高官和名士前来蕲州,扩大了蕲春对外交流,促进了蕲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蕲州城里更是“城中奕奕王孙地”,“台殿平陵半天起”。
但是,盛极必衰。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陷蕲州,焚荆王府,结束了荆王府在蕲州近两百年的历史。
“麟山十里路横斜,昔时王府今人家。
秋深绿满侵人草,春尽红飞帝子花。
花草似知亡国恸,王孙冷落宫车梦。”
荆王共传10王(另有1人死后追封荆王),子孙受封郡王的28人,受封王世子或郡王长子、因故未袭王(郡王)位的5人,受封将军、中尉的,难计其数。


我与朋友绕着蕲州转的路途中,不时听到他介绍,荆王一脉的王公贵族大多数死后葬在蕲州山水间。


(此表系源自于网络)
朱瞻堈病逝于景泰四年(1453)十一月,享年四十八岁,谥曰“宪”,史称“荆宪王”。康熙《蕲州志》称赞荆王朱瞻堈“天资颖秀,勤学好古”,说他“每遇朝廷大庆,必祗(按:音zhī,恭敬的意思)慎恭肃,礼成无倦”,说他“乐延文学,吟咏品藻”,还说“至今国人思之”。
有时从地名可捕捉至当地历史文化信息。我从蕲州的地名如“王坟脑”、刘娘寝等,发现了王公贵族的坟墓信息。后来查证果真如此。
荆宪王陵墓,原在永福下乡策山(今蕲春县横车镇境内),成化年间,坟茔被水冲塌,修缮时发现棺材被白蚁蛀蚀了,换了新棺材,荆王朱见潚上奏后,朝廷准许请风水先生选地,自备工料迁葬,于是将荆宪王墓迁到了安平上乡两路口铺,大泉山南面、大王庙左边的韩家寝(今蕲春县蕲州镇境内)。后人称此地为“王坟脑”。
明代对王府造坟有规定。据《明会典》卷二〇三,“凡王府造坟,永乐八年定亲王坟茔,享堂七间,广十丈九尺五寸,高二丈九尺,深四丈三尺五寸。中门三间,广四丈五尺”。但实际上,明代藩王很少有遵守这个规定的。
荆宪王妃周氏,妻室还有刘氏、桂氏。周妃是西城兵马指挥周义的女儿,宣德二年(1427)十二月受封为王妃,成化二十年(1484)六月卒。次年三月,明宪宗批准工部奏请,同意荆王见潚造坟,将祖母周氏与荆宪王合葬。
刘氏死后,葬安阳山北面,后人称刘娘寝(今蕲春县蕲州镇境内)。

(上图系网友所制)

(上图系网友所制)
我们来到一个山头寻找到一个早被盗破、荒芜的明王墓,站在墓前眺望周围风水形势:山峦环抱,绿树掩映,清溪环绕,风景秀丽。经测坐向为丑山未向兼艮坤,右水倒左。


(图片源自网友)
“如果有关部门把蕲州境内如此多的明墓加以修复,也是一笔旅游资源呀!”我离开荒草杂树中的明王墓,下山时对朋友议论道。
近三十年以来,一切向钱看,极大地将人性中恶的一面激发了,人的欲望就如同高山滚石一般,一旦开启,就再也无法停止......盗墓竟成了发财的一条快速通道,屡禁不止。
“ 后宫分已成春梦,遗骨何堪逐劫灰。
兴亡过眼谁能顾?换羽移宫零晓露。
珠月膏灯付渺茫,宋家移骨冬青树。
莫向宫门华屋悲,前年盗发荆王墓。”
(注:本文配图有的采用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为满足易友学习风水的需要, 3月20日将在广州开办杨公古法风水学习班,学习全过程由著名风水师曾祥裕总负责, 敬请易友关注招生信息,踊跃报名。联系电话:13766307454,QQ175613195,微信号zxyfs614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