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发家三部曲(二)


 

  日立:发家三部曲(二)

 

   2、靠创新走向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立公司已经发展成经营电力设备、机车车辆和通讯设备等多个领域日本最大的综合性机械电气制造厂家。二战结束,日立工厂飞机轰炸,生产基地遭受严重的创伤。战后,日立随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而迅速壮大。日立从小浪平创立起,就十分重视技术的革新和应用。经过几十年努力,形成了完善的研究与开发体制。为使公司的研究与开发领先于世界,日立在海外建立了研究基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立从制造电动机逐步转为家电生产,经过30年的努力,稳定了家电事业。70年代以后,计算机、通信机器、半导体等电子技术部门在日立也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日立事业的一大支柱。日立从50年代末即开始了海外经营。1959年,日立美国公司建立。到80年代,海外经营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1982年建立了日立欧洲公司。日立股票在纽约股票市场上市。日立与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和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合资,建立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这是日立在华第一家合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合资电子企业。1983年,设立日立澳洲公司。1985年,创立日立基金以促进日本和美国之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交流。1988年,日立亚洲私人有限公司成立。1989年,日立在美国成立两个研究开发中心,并在欧洲也建立了两家研究所。日立与深圳赛格集团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合资,兴建深圳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生产彩色显像管。1993年,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4年,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将日立在12家企业的全部资产纳入旗下,构成伞型企业结构,对其在华业务实行统一管理。日立公司在海外已拥有70余家制造公司和100余家销售与维修服务公司这个网络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