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巴塞罗那华为展台6000平米,宏大霸气,无人可敌,整个通信展几乎成了“华为及其他公司”的舞台。这就是华为下一个十年的全新格局。所以,今天华为进入PC领域,真正不是剑指联想,从其目前的定价策略,以及产品设计,华为瞄准的最终是苹果。所以,华为不会是PC行业的清场者,而是重新定义者。华为的境界确保了联想未来的空间。当然,竞争是真切的,压力是残酷的。杨元庆必须争分夺秒!
过去两年,华为和小米的搏杀成为业界最大的焦点之一。而接下来,因为华为杀入笔记本电脑领域,华为与联想的竞争迅速进入话题中央。在互联网热潮中,被主流舆论冷落多少年的联想和杨元庆,重新回到了大众注意力关注的热点。以这种方式重回主流,究竟是祸是福,无疑将众说纷纭。我个人倒是认为,这种被动的、危机驱动的方式回归,很可能是杨元庆和联想再度激发变革活力的新机遇。
其实到今天,杨元庆的敌人只剩下了自己。但是,过去半年来,貌似有幕后黑手的批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尤其是质疑他是不是合格CEO的批评文章出来,杨元庆明显受到了刺激,公关部门应对明显仓促而情绪。不过,很快淡定逐渐回到他身上。2月17日,春节前就策划的IT老友会,没有受这篇斜地里杀出来的文章影响,如期举行。面对20位老友,杨元庆已经可以调侃一下:要是不知情的还以为我临时搬救兵。不过,那天他还是比较激动,说了一些激扬的话。但是,这种“不太沉稳”的表现说明今天的杨元庆依然还是当年那样本色的人。熟悉杨元庆的人不可能不喜欢他:做事认真,近乎苦干;待人真诚,内心纯粹;性情中人,直来直去。到了20日的亚布力,他已经可以用网红来自我调侃:“真的没想到,新年一开始就红了”。回忆自己27年的联想生涯,以及与郭为相拥相惜,展现了成熟企业家的一面。要知道,当年杨元庆与郭为你争我赶的白热化竞争,连柳传志这等高人也难以摆平,不得不以各切一摊的分拆下策进行了断。
无论历史上有过多少风波,到今天,杨元庆在联想集团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真正尘埃落定,稳固下来。而现在,唯一的敌人只剩下自己。如果说,过去的各种问题,还可以有理由推卸给柳传志,那么最近两年,以及未来联想发展的责任,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全部扛了。
2月16日在IT老友群中,大家群起为发过万元大红包的杨元庆抱不平。尤其是讨论联想从PC到智能手机变换赛道的挑战,另一个重要的群友余承东说话了,这段话看起来是说给他自己,更像是说给杨元庆:“面对消费电子行业的激烈市场竞争和与行业瞬息变化,始终保持坚定顽强进取的信念与如履薄冰的心态。变换赛道之后,过去B2B领域的成功做法在B2C中很多是不适合的,尤其在一家大公司里做与过去成功业务模式完全不同的新业务,面临的挑战非常大!不理解不认同,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一路走来,艰辛冷暖自知。感谢大家给予我的包容与支持,在最艰难之时,总能看到希望的微光与正能量,很感谢!”不过,这种惺惺相惜5天之后就变成另一种味道:余承东在巴塞罗那正式发布江湖上传闻已久的Matebook笔记本电脑,标志着华为正式杀入杨元庆的腹地——PC行业。一向以大嘴和杀伤力著称的余承东,此刻发起对杨元庆的挑战,无疑是一件里程碑事件。
我始终认为,今天的联想和杨元庆正是需要超强刺激的时候。只有足够大的刺激才能激发起联想彻底的变革。杨元庆在PC行业征战27年,年过半百的他面对今天这场挑战,远比当年开拓智能手机市场的余承东更加严峻。一方面,他不具备华为那样本来就处于渐入巅峰的赛道,也没有华为那样丰厚的资金和资源,更不具备华为那样的转型所需要的人才储备。但是,我个人依然相信杨元庆的未来。尽管今天他面临的处境更像是四面楚歌。以我认识他20年来的感觉看,今天的杨元庆正处于他人生最佳的战斗状态之中。比起过去,今天的他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更加具有战斗的兴奋感。当然,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今天,他退无可退,守无可守,必须卸下27年的PC包袱亲自披挂上阵,几乎担当“任正非+余承东”这样二合一的角色,完成联想的真正转型。他和他的兄弟们,将享受全球化布局的新兴市场的红利,也得避免塞壬一般动听但极其危险的新兴市场陷阱和误区。
“单这款产品本身,我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的结论:可以彻底放弃一切便携电脑,也可以放弃Surface Pro4!”在微信群里已经毫不谦虚地提前表态。产品发布会后面对记者,一贯大嘴的余承东更毫不掩饰:华为无论进入哪个新领域都要拿第一,PC领域也不例外。这个第一可是杨元庆用了整整27年才打下来的,哪可能轻易让出去?
我对杨元庆乐观的理由,依然来自于杨元庆本人:首先,杨元庆是真正战斗出来的企业家,27年来始终在第一线拼杀,从来没有松懈;其次,一场场硬仗中,杨元庆最终都能够在别人的葬礼声中重新挺立起来;最后,在PC这个吞噬过多少中外IT企业的残酷行业中,联想练就了足够的忍耐性和抗压性。杨元庆需要的只是如何挣脱联想长期以来强大的惯性,几乎板块冻结般的企业文化以及人才结构。因为,今天的联想已经有了一个真正全球化的系统性市场布局。华为和联想在PC领域的火拼,最终很可能是惠普和戴尔们的噩梦。
今天,无论哪一个角度,联想的状况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连柳传志也承认,联想正面临历史上的第四道坎。而执掌大局的杨元庆更可以时时刻刻体验和承受。
对于联想的评价,除了要跟自己比,要跟国内同行比,还要跟国外同行比。首先,联想是中国30年多来,真正市场化的IT业开启以来,经历全程而始终活跃在产业第一线的中国企业。联想和华为也是真正全球化的、在某一领域引领全球的两家中国高科技企业之一,堪称双子星。同时,评价联想必须放在30年PC行业的历史进程中比较,这方面联想无疑是今天唯一的胜利者。所以,联想很不容易,今天很不一般。柳传志、杨元庆和倪光南等联想成就的缔造者,无疑在中国企业家的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值得重重一笔。
但是,今天我们大家感兴趣的不是为联想论功行赏,而是思考联想的未来。乐观的角度看,在华为和BAT等开始成为世界级企业而且势头强劲的时候,联想能否再创奇迹,再造辉煌?悲观的角度看,在摩托罗拉、诺基亚等IT巨头轰然倒塌的残酷现实面前,联想究竟会不会成为中国的诺基亚?平衡点的角度看,在戴尔、惠普等发展陷入滞涨,纷纷私有化和分拆的困境下,联想会不会继续平庸下去?
质疑杨元庆的风波并没有影响资本市场对联想的看法
华为和联想的反差无疑是人们对联想差评的重要原因。两者几乎同时起步,但是境况一个天上一个地下。1、机制的差异。华为是纯民营机制,联想是国营出身的混合制,内部政治和斗争延绵不绝,直到最近几年才算比较尘埃落定,隔几年就要“被下课”杨元庆的,其领导和决策地位才算比较稳固下来。2、主航道的差异。华为主航道是通信设备,行业毛利率一向在50%以上,多少年良好利润的滋润下,华为的研发投入和人才积累,开始厚积薄发,势不可挡。而联想主航道的PC行业,行业毛利率一向在10%左右,全球整体行业利润基本在零左右上下波动,活下来的都是省吃俭用的贫苦孩子。3、任正非与柳传志的差异。华为的任正非无论在产业趋势的判断,战略的把握和管理的掌控,都具有超人一等的卓越能力,而在中关村文化中30多年能够生存下来而屹立不倒的柳传志,无论在产业趋势的前瞻性和发展战略的洞察力方面,无疑是有很大欠缺的,否则这么多年来,无论是通信设备、互联网还是智能手机等领域,作为中国IT业第一旗帜的联想无疑有着最好的机会和资源。
这个大变局的时代,对于联想来说,好消息和坏消息都有。坏消息当然来自联想30多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航道。联想的主业——PC行业无疑是这场产业变局的震中,沦为夕阳产业的拐点早已经出现,生命周期不可抗拒,走向衰退无可挽回,无论杨元庆如何辩解和维护,一个主营PC的企业再也不可能引领时代。切换赛道成为联想的唯一选择,但是历史经验表明,成功换赛道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尤其是联想这样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自由文化,以及封闭式人才体系的企业,路径依赖症非常顽固而强大。
好消息是,1、今天的联想通过几次购并形成真正可以与华为媲美的全球化格局。这种全球化的能力成为联想今天最宝贵和最突出的优势。为联想赢得的转型空间。2、继中国制造全球崛起之后,新的一轮中国高科技制造全球崛起正在渐入佳境之际,这个大趋势,联想是制造者也水涨船高的借势者。3、联想的管理进入历史上最平稳的阶段,内部不折腾,联想的风险将会大大化解。到今天,老柳的年龄和身体,都不具备再度复辟的条件。手头也已经没有现成的能够更好担当接盘侠、替代杨元庆的人选。所以,坚定地支持杨元庆,帮助杨元庆已经是现阶段柳传志别无选择的选择。
但是,这一切,依然不能造就联想未来的成功。
杨元庆领衔联想集团15年的股价走势,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现在杨元庆最大的法宝就是全球化的销售能力。无疑,下一个十年,全球化是中国企业最大的机会和优势。义乌小商品市场能够奇迹不倒,主要有赖于20年的全球化拓展,形成大头在外贸,小头在内贸的基本格局。全球市场的成熟度参差不齐,形成了开阔的梯度:有领先中国10年的欧美成熟市场,有略微滞后中国的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势头强劲的新兴市场,还有滞后中国10年的中东、非洲等还未爆发的潜力市场。因此,背靠全球市场,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尤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给联想和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
剖析这种机遇,最简单、最好的指标就是全球网民数据。根据国际电联(ITU)的统计,2005年全球网民第一次突破10亿(具体为10.24亿),那时候,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网民占比超过60%(具体为6.16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网民占比将近40%(具体为4.08亿)。2010年,全球网民突破20亿(具体为20.19亿),两者比例发生逆转。发达国家网民占比只有40%(具体为8.24亿),发展中国家网民占比达到60%(具体为11.95亿)。2014年,全球网民接近30亿(具体为29.37亿),双方比例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网民占比进一步退缩到30%(具体为9.97亿),发展中国家网民占比将近70%(具体为19.40亿)。而根据预测,作为高科技产业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引擎——下一个30亿网民(顺利的话在下一个10年将会实现),将有90%来自发展中国家,只有10%来自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当全球网民达到60亿的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网民占比将近80%(47亿),而发达国家网民比例只有20%(13亿)。意味着曾经引领全球高科技的发达国家市场,只是1/5的相对边缘市场。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将成为绝对主导性的市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主场优势将得到极大的发挥。这无疑是未来改变全球格局的最大趋势。也是联想发展可以借势的最有力条件。
目前,必将衰退的PC市场依然有联想和华为足够的发展空间。当然,杨元庆要更加辉煌,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联想必须成功转换赛道,首当其冲就是成为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的领导者之一,跻身全球前三。今天PC领域,惠普和戴尔等国外企业占据的80%份额,就是未来可以榨取的空间。三星和苹果等国外企业占据的50%以上的智能手机份额,也是可以不断挺进和挤压的空间。
按理说,智能手机领域最成功的华为,切换赛道比联想应该更难。一方面华为原来完全是2B的业务,主要是依赖运营商;而相比之下,销售PC的联想更接近2C业务。华为需要跨越的鸿沟要比联想大得多。但是,华为已经成功跨越,而联想至今还在路上磕磕绊绊。但是,华为的今天足够说明成功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目前,联想智能手机与PC刚好是两种相反的状况:联想PC在国内占据了高达40%的惊人份额,而智能手机却遭遇了滑铁卢。联想最大的慰藉是国际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其智能手机依然表现不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的失利。但是,这是新兴市场最大的陷阱之一:以为国内市场不成功的产品依然可以在国际市场卖得很好。但是,华为手机以及联想PC的成功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市场成功,才可能在国际市场具备真正的竞争力。因为中国市场是全球承上启下的交汇区,是竞争最激烈、最需要能力的市场。联想在智能手机方面任何淡化国内市场,而期望国际市场突破的思路都是一种逃避和不可能持久的幻想。
接下来几年,联想转型进入关键期。如果说,过去联想没有完成通信设备和互联网的转型,柳传志是主要责任人。那么,接下来几年,联想转型的成败,其责任人只有杨元庆,再也无人可以推诿。作为中国PC行业第一少帅的杨元庆,已经跨越50岁大关。有着当年一样的激情、信心和干劲,有着内部齐心协力的最好小环境。目前联想70%的收入来自于PC,智能手机等其他业务只有30%。联想转型成功,必须完成两大比较简单而直观的任务:1、PC之外的业务超过PC,最好达到70%的安全线;2、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也必须成功,中国市场是全球市场真正的晴雨表,有预示未来走势和奠定江湖格局的独特作用。
市场给杨元庆的机会窗口不会太多。华为、小米开始强势进入笔记本领域,新的打法下的冲击力,不可低估,尤其是处于困顿时期的联想,再也经不起哪怕比较小幅度的釜底抽薪。耐心也是有限的。杨元庆虽然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稳固的权力,但是,毕竟,联想控股还是大股东,维系了柳传志的一世英名,不会眼睁睁看着联想转型迟迟没有突破。更何况,联想背后最终的大股东是中科院,如果情势恶化,中科院的压力也不一定是柳传志可以抵挡住的。
唯有破釜沉舟,涅槃重生。把外部刺激转化为内部变革的动力,将危机转变为自我突破的契机。才是接下来杨元庆的必由之路。让刺激和冲击来得更猛烈些吧。PC行业27年冲杀的杨元庆很需要这份更强有力的冲击和激励下。
2016年2月22日,步入第16届的巴塞罗那通信展即将开幕。在开幕前一天,余承东面对全球的数百名记者发布了Matebook笔记本电脑,吹响了进军PC行业的号角。我在现场感受了近乎苹果发布会般的热烈氛围,也认真掂量和领略了这款产品。感觉余承东在玩笔记本电脑的状态比智能手机更兴奋、更来劲。英特尔和微软迫不及待也拥抱了华为这个新欢。Autodesk与华为合作的艺术功能对青少年绝对有着不可低估的杀伤力。新的玩法下,联想再也不可能独自享受PC这个已过拐点的夕阳行业的剩余红利。余承东说:“业界缺乏把苹果电脑的惊艳带到Windows世界的厂家,我们努力争取!”但是,让人惊艳的Matebook最大的软肋就是它也只是Windows单系统,缺乏安卓系统,失去了应用和体验的更多丰富性,无疑影响了它的杀伤力。尤其是产品价位并不低,这也大大缓解了联想的压力。但是,这并不能让杨元庆可以低估华为在PC领域的力量。
冲向智能手机的前院大火熊熊,守住PC宝座的后院也开始火焰升腾。接受两边大火炙烤的杨元庆,必须抛掉依然留存的骄傲和最后的侥幸。我依然清晰地记忆着自己20年前刚刚进入IT业时候,斗志昂扬的杨元庆通过“万元奔腾”而绝杀国际品牌,那时候也是因为他的杀气而让整个联想生机勃勃,让中国IT业第一次焕发起全面的激情。而这一切,真是互联网浪潮真正的启蒙阶段,正是今天华为、中兴笑傲全球的始发站。
中国高科技全球崛起的序幕才刚刚拉开,这是早早唱衰联想的人们最大的盲区。杨元庆给中国IT业留下的笔墨绝不会是过去的那些成绩,而是下一个更精彩的十年!这一点,只有放眼全球的人们,才能真正领悟。
华为和联想,中国高科技全球化的双子星,如今终于狭路相逢,展开肉搏。如果要预测华为和联想PK,华为当然强大无比,很多人会想当然投票给华为。但我个人觉得,不要低估杨元庆,不要低估联想,尤其不要低估这一轮中国高科技全球崛起的大趋势。我觉得很可能两者最终都是赢家,而两强搏杀中被强大剑气所伤的,很可能是惠普、戴尔、宏基、华硕、三星、苹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