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发家三部曲(二)
2、以创新推动发展
20世纪40和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飞利浦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在发明了旋转浮动刀头之后,继而开发出“Philishave”电动剃须刀,并为之后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上的突破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飞利浦为电视图像的记录、传播和复制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飞利浦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促使CCDs(charge-coupled装置)和LOCOS(地方硅氧化)等重要发明的出现。飞利浦还为电视图像的纪录、传播和复制技术做出了贡献。它的研究工作促进了氧化铅电视摄像管的发展,通过改善磷光体,取得了更好的画面质量效果。1963年,飞利浦引进卡式录音机。1965年,生产了第一个集成电路。
20世纪70年代,飞利浦的新产品和新概念不断涌现:对照明的研究产生了新PL和SL节能灯;飞利浦研究室在影像、声音及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传输上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明了镭射影碟,唯读光碟和光学电讯系统。1972年,飞利浦创建宝丽金唱片公司。1974年,收购了美国Magnavox公司。1975年,收购了美国 Signetics公司。
20世纪80年代初,飞利浦收购了GTE Sylvania的电视业务和Westinghouse的照明业务。1983年,唯读光碟正式投产。1984年,飞利浦第1亿台电视机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