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股神,现代人第一反应往往会想到巴菲特。这没有错。但是,事实上巴菲特的起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他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六代以来,家族成员都在该市的政治界与商业界展露头角,父亲豪尔一度是美国国会众议员。巴菲特自己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硕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师从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
因而谈及传奇性,即使是巴神也远远不及我们本文的主人公---杰西-李佛魔。
【第一课:无关出身和起点----5美元起家】
1877年7月,李佛魔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没有显赫的背景,小学毕业之后就开始为生计奔波。身上怀揣着母亲给他的5美元,他在波斯顿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负责在证券公司更新大厅报价上的价格。类似这样↓↓。每周工资一美元。
直到有一天,他的小基友找到他,问他要不要一起 当韭菜,炒股票。
李佛魔没有立即同意,他翻开自己用来记录交易行情的一个小本子研究了一会说,可以买进,记录显示它会上涨,然后掏出了所有的家当---5美元。
这笔不到两天的交易为小李佛魔赚到了3.84美元,资本回报率高达76.8%,打败了99.99%的A股股民。
依靠不急不躁、冷静分析的优秀品质,小李佛魔的资金不断的增长着。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带着一万dollar到处闲逛。
之后的故事我们长话短说。李佛魔四起四落,赢得华尔街巨熊的外号。 在1929年金融危机时,李佛魔做空美元一举赚了一个亿!
一个亿?也不是很多么。只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小目标。
但那是1929年的一个亿,当时美国财政税收一年也就40.33亿美元。按照如今的美国财政收入折算,当时的一个亿相当于现在的 700亿美金。这样的战绩,即使是现在的投机家乔治-索罗斯难以匹及的,其40年投机生涯个人累积资产尚不到150亿美元。
【第二课:一个人的战斗----投机的鼻祖】
与其它成功的投资家不同,李佛魔一直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没有强大的集体资源,没有内幕消息,没有联手坐庄----他是华尔街上最大的个人投资者,至死都是一个人判断、一个人交易、一个人操作。
李佛魔的操作手法向后延伸,繁衍出各类技术流派,堪称金融投机主义的鼻祖,技术流派的滥觞。因而,他也成为广大韭菜(划掉)散户心中的一座灯塔。
这还要从他的起家开始说起。
小李佛魔的第一份工作是更新大厅交易板上的最新报价,对数字的敏感使他发现了数字变动的某些规律,甚至可以预测后面的价格变动。不需要基本面、不需要内幕消息,更遑论小道传闻, 李佛魔真正做到了道氏理论中的“价格就是一切,它告诉了我所有的信息”。
李佛魔一生都在对赌,跟证券商对赌。他神乎其技的短线操作技术让券商头痛万分,因而特别为他提高了点差和手续费。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李佛魔赚钱的脚步。最终,各券商祭出了最终的大杀器----将李佛魔记入黑名单,禁止他交易。
这是一个人战胜了整个团队、整个行业、整个市场的传奇。虽然后面李佛魔通过使用化名依旧走在赚钱道路上,但他最后决定去纽约,去寻找更开阔的战场,更广阔的天地。
【第三课: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操作棉花的亏损经验,逼得李佛魔不得不重新正视资金管理----- 一旦亏损金额超过总计画投资部位的10%,就要出清部位。
不要弄丢了你的本钱。因此,不要一次买进全部的价位,必须等待自己的判断获得确认后,再继续往上加码。
在成功结束一笔交易时,都要记得将获利的半数抽出来锁进保险箱里。
算一算你的钱,把它当成一个决策来执行。这种拥有的感觉,会减轻你拿这些钱再次搏命,以致损失的那股顽强冲动……。这种方法帮了我好几次大忙,我只后悔这辈子没能彻底遵守。
保留一份备用现金,就像优秀的将军身边留著预备部队为正确时刻之用。毕竟,股市永远存在川流不息的机会,即使错失良机,有点耐心,另一个机会立刻就来。
在交易市场,李佛魔是最接近神的男人,但是李佛魔并不是神,所以他也会犯错,他也会违反自己定下的交易纪律。
事实上,李佛魔历经了四次破产,资本管理是要背锅的。
1900年,李佛魔22岁,来到纽约亏掉了全部资金。
1901年,李佛魔23岁,依靠借来的500美金获利50000美元,但是不就之后又输得精光。
1908年,李佛魔30岁,因各种原因各种连连失利,最终欠下了百万债务,无奈宣告破产。
1934年,李佛魔56岁,没人能够说明原因,李佛魔破产,但是因为信托养老基金,李佛魔免于贫穷。(在1917年,李佛魔39岁,他给整个家庭购买80万美元的信托养老基金。)
所以,李佛魔虽然也没有很好地执行自己的资金管理,但还是未雨绸缪,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李佛魔去世的时候,名下仍拥有500万美金的不可动基金,相当于现在的一亿美元。而在他最后一次破产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携妻子一起去欧洲旅行了20个月。
想学习技术分析、需要解决套 单的朋友,加本人威信:cjpx666 企鹅:287-755-787即可获取财经(股票,期货,现货等)每日实时资讯及行情走势。
声明: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