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曾有一期节目,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对比:“你很容易辨别出哪些是美国人,即使让他们穿上爱尔兰人的服饰,因为他们有个显著的特点:都有着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美国人对牙齿的在意,据说是从婴儿唱出第一颗牙就开始保护的。而牙医在欧美、日本,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业,甚至有的家庭几代人都可能找同一个私人诊所的牙医看牙。
而在中国,由于口腔医疗资源的稀缺,不论是牙齿疾病、种牙、补牙,还是美牙等口腔护理,“看牙难,专家看牙更难”,都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这并不是最近年来人们对口腔健康医疗的需求。而且行业数据也显示,目前中国中产阶级对美牙的需求正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大约经过半年多的酝酿期,2015年下半年,余文强正式创立“名医看牙mingyikanya”。
与很多创业公司相比,余文强的特别之处在于,公司一起步,他的创业思路不仅被“公开评判”,还融入了很多实力创业人的宝贵经验和前车之鉴。
这就是2015年末,余文强带着初创核心团队参加了由劲霸集团全权冠名的“黑马创业大赛”,与来自全国的创业人角逐,余文强借力互联网,专注牙齿美容整形的C2B,精益创业的模式,一路从全国300强杀入全国30强,而后成功入围全国10强,并获得当年的“2015微+人物10强”。等于说,从创业思路、商业模式再到盈利模式,余文强的公司在全面启动之前,先来了一场市场演习和评审修正。
紧接着,公司进入紧张的厉兵秣马期,按照余文强的思路,从痛点着手,逐个攻破。
浸淫医疗健康行业多年,余文强太了解专家资源稀缺的“紧迫感”。于是,凭借在医美行业多年累积的人脉和渠道资源,余文强和团队一起奔走洽谈成功签下来自北医大、首医大、301医院等知名院校的20多名口腔博士,以及专业口腔科主任级别以上的优质医生100多位,建立了名医看牙的线上专家团队。
相比很多线上医疗平台几万名的专家资源,名医看牙的问诊平台的100名专家略显冷清,但余文强解释说,这恰恰也是自己的纵深优势。

“首先,以美牙服务为核心方向,我们所选专家也主要致力于牙齿美白、矫正、牙齿种植、超薄瓷贴面及儿牙服务,与公立大医院和很多民营医院的口腔疾病治疗的方向并不相同,也就不存在专家数量和方向上激烈竞争的问题。其次,美牙服务面对的是中产阶级以及90、95后有牙齿美容需求的群体,这和很多社区性、连锁口腔门诊的普通受众又有区别,从竞争维度上看,通过细分客户群体,我们在商海里游的更快。”他对记者描述。
不过于创业公司而言,能够学会在客户细分上做文章的并不止名医看牙(mingyikanya)一家。互联网模式下,很多科技型创业公司嫁接医疗健康,颇见成效的也不少。名医看牙如何突围?
名医看牙组建了一支100多名的线上口腔专家团队,并与1500家医生资历、医院环境、设施能满足客户(只有美牙需求的客户以及牙齿整形的患者)需求的民营口腔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这些都是线上资源库,在实现了客户的线上预约、咨询后,公司并没有将精力投注在进行技术性攻关或推出某种将医生、客户对接的APP或客户端,呼吁让医生能够更便捷地实现线上问诊和答疑,反而选择的是通过C2B模式,让美牙客户(也就是C端),通过名医看牙的互联网平台,得到一个量身定制的就诊方案后,到名医看牙的签约医院(B端)进行更专业的就诊服务。而名医看牙实现的盈利分成也是来自B端,而非普通模式下从客户身上赚平台费。
通俗一点说,就是客户到这个平台后,实际上可以开启“懒人模式”,大数据分析也在起作用,一旦就诊方案确立后,接下来的排号难、约专家的难题得到更大程度的化解,客户只需要去指定的机构、找到指定大夫、专家,在约定时间、地点进行就医。
而从资金流上看,因为考虑到美牙服务的医患风险相对牙齿疾病的就诊风险更低,余文强引入了“金融第三方支持”:客户将费用支付给名医看牙平台,平台与金融机构(如目前的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京东金融等)合作为客户提供分期付款支持。诊所直接通过名医看牙获得客户,完成一项、支付一项。而当客户积累到了一定规模,就会有不错的现金流。同时在质量保障上,实现价格透明后和尝试与保险机构合作,引入保险,为客户提供保障。

在互联网模式下,垂直细分精耕细作,不到一年时间,名医看牙如今已经积累余万名高端会员客户,这在同业竞争者里属于尚好水平。“牙齿美容整形是个小领域,但是想象空间非常大,服务几万名客户,就可以轻松做到几个亿的规模。”余文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