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不是小康生活


  

  ——兼论货币多不是推升房价的主因

  今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得邪门,大家都说是因为货币发行多造成的。起初觉得这个判断是毫无疑问的,不应该受到质疑。是啊,2008年货币超发4万亿,引发股市楼市疯涨。近年来央行放水,货币宽松,加上银行祭出一些盈利的杀手锏,引发房地产加杠杆炒作。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货币发行过多充当了推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其中牵扯到的原因还有所谓资产荒。可是,等到房价越来越高的时候,越来越感到货币多并不是推升房价的主因。不仅如此,相反,感到货币发行简直太少了!

  这样吧!我这里尽量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就以深圳房价为例。根据资料看,2014年深圳均价为4万多,到2016年达到6万多,涨幅达到50%。按一套房子100平米计算,价值达600多万。一个年轻人在深圳工作,月薪2万元、年薪24万元应该算不错吧?那么,买100平米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干25年以上!要是除开吃喝,至少也要30多年,基本上就是要工作一辈子才能买到房子。为了房子,可想而知,那日子够苦的了。至于低收入的人群,就更不要谈了……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说的货币多,在这普通的人群身上根本就不够用啊!货币发行多吗?我要说,不是多,是太少了!照老百姓需要几代人积攒货币买房的现实情况,国家应该大量发行货币,并且分发给这些普通人群才能解燃眉之急呀!

  所以,我要说,货币多不是问题的主因。从这种现象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财富通过炒作房地产后重新进行了一次分配,让1%-5%的人拥有了90%以上的财产。而房地产的价值对于仅有一套住房的老百姓来说毫无意义,充其量就是炒房群体给他们画的一个财富画饼!推高房价的主因是什么?是有人想推动财富的重新洗牌。这就是说,推高房价并不是货币多这个客观因素,而是主观人为因素。这次的财富重新洗牌,与其说是财富分配,不如说是财富掠夺,是一场充满血腥的战争。

  至于资产荒,我们不得不承认有那么一点。我们的资产配置的确没有很多理想选项。我只说没有理想选项,从来不承认没有选项。那么多的领域,那么多的实业,难道就安放或者分散不了这些充裕的货币?肯定不是。资本当然是逐利的,当然喜欢玩弄花样轻松赚钱,资本永远都是这样,资本不会改变本性。那么我们的金融高层、经济智囊是干什么的?是不作为、看水流舟甚至推波助澜,还是积极化解、引导分流?

  可以肯定地讲,全国的老百姓都不会欢迎高房价(当然,需要把极少数投机分子排除在外),高房价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它极大地挤占了我们的发展空间和正常的消费构成,透支了我们几代人的幸福。我们常讲,国家发展强大富裕,是为了让老百姓得更多实惠,过上幸福生活。什么叫得实惠?什么叫幸福生活?就是让老百姓衣食住行无忧!一套房子需要几代人节衣缩食来获得,这能算幸福生活吗?

  我们在规划小康生活的目标时,设计了许多具体的指标,其中的住房标准就有: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这个人均30平方米绝不是说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换来。在人口大流动的现实面前,如何让那些需要房子安居乐业的人群拥有房子,是需要我们党、国家、人民共同努力的,任何人为设置高门槛的行为,都是与政策相违背的。

  中国不需要高房价,高房价也绝不是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