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从对投资一无所知而一步步走过来是要跨越很多东西的,比如现在我回头再去看08年09年写的东西,就觉得很多幼稚的地方。也许2年后看今天也会发现不少轻薄的认识。这种对自己学习印记的记录,我认为是很好的人生成长的注脚。也许过个10年后再回头看这些文字,会说一声:我没浪费人生和机会。
至于说怎样跨过这些阶段,其实没什么秘密,首先一定是多阅读,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一个看问题的基本高高度和视角。然后结合实践大量的思考总结,争取再把书读薄。也包括多看看一些成功的投资者在实践案例中是怎么看待问题的,其思维方式是怎样的等等。从我的实践经验而言,最难的不是理解投资哲学,那是最简单的。夸张点儿说我基本上1秒钟就跨过去了。
觉得很困难的是具体的专业投资技能的掌握。比如的企业分析框架如何建立,比如财务分析的侧重和视角,比如对估值差别化的本质认识,又比如市场运行规律的认知,再比如对于市场参与者行为意识特征的一些了解等等。大多数已经理解投资哲学的人会被拦在这个墙外,因为这套基本功真的学起来不容易。而且这个东西没什么秘诀,就是多学多看多实践然后多反思,而且毫无疑问是比较考验悟性的。但是真的没什么捷径,就像英语,我试过了无数方法去走捷径最后发现还是跳不过词汇量,没有这个为基础啥都免谈。
至于说怎样跨过这些阶段,其实没什么秘密,首先一定是多阅读,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一个看问题的基本高高度和视角。然后结合实践大量的思考总结,争取再把书读薄。也包括多看看一些成功的投资者在实践案例中是怎么看待问题的,其思维方式是怎样的等等。从我的实践经验而言,最难的不是理解投资哲学,那是最简单的。夸张点儿说我基本上1秒钟就跨过去了。
觉得很困难的是具体的专业投资技能的掌握。比如的企业分析框架如何建立,比如财务分析的侧重和视角,比如对估值差别化的本质认识,又比如市场运行规律的认知,再比如对于市场参与者行为意识特征的一些了解等等。大多数已经理解投资哲学的人会被拦在这个墙外,因为这套基本功真的学起来不容易。而且这个东西没什么秘诀,就是多学多看多实践然后多反思,而且毫无疑问是比较考验悟性的。但是真的没什么捷径,就像英语,我试过了无数方法去走捷径最后发现还是跳不过词汇量,没有这个为基础啥都免谈。
但是最后最困难的,其实还是把握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等待,习惯寂寞,学会正确的对待市场的波动,学会放弃等等,这些才是最最困难的。否则,每一个金融证券学科毕业的高材生都可以成为佼佼者了,可事实并非如此。
有朋友不断在反思放跑了很好的股票,因为总是被市场的波动所干扰。因此以此作为经验总结,以便“下一次”不再犯错。我坦率的讲,这种反思意义不大。
我也是过来人,我很清楚,每一次的错误放弃,其实不是因为“外部因素”,而是因为对自己的企业分析和估值根本不自信,自己也知道自己懂的不过是皮毛。而每一次的股价明显下跌,一定是“有理由的(不是“合理”,这点要分清)”,这个时候市场的强烈暗示,加上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马上就崩溃了,这是很自然的。
所以坦率讲,靠对一次次放跑大牛股这个遗憾的本身作为教训,都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提高的,真正的提高只能来自于扎实的积累——企业分析的方法论,估值中枢的理解,市场规律的认知等等。
以投资和做生意是一样的,有足够的壁垒才能确保超额利润——比如谁都会看看k线几个技术指标啥的,这种没有壁垒的东西想获得超额利润简直是神话。价值投资之所以长期有效而且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就是因为壁垒其实非常的高:对于生意属性的理解,对于市场规律的认知,对于专业分析技能和方法论的掌握,对于人性的认知等等——注定那些咬牙翻过这个壁垒的极少数人享有相对的巨大竞争优势——其实真正的投机家也是如此,对于大趋势的理解,对于人性的掌控,对于事物发展以及逆转拐点的深刻认知,同样壁垒艰深。
撰稿人:高级金融分析师汪懿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