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时刻“拧紧责任螺丝”


党员干部要时刻“拧紧责任螺丝”

  

  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然选择和历史担当。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引擎,离不开各级各地各项改革牵头部门及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的精准落实、全面落地。而要全力推动改革这艘中国号巨轮不断驶向更加广阔的水域,必须牢牢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落实主体责任,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责效能,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落地生根,确保不掉链、不脱节、不偏向。

  俗话说,没有压力不出油。落实改革主体责任,不下功夫不行,不用足力量不可。责任螺丝,用力才能拧紧。反观时下,少数地方、个别部门、有些干部,成天优哉游哉,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工作不在状态,责任也就难以真正扛在肩上,满足于知道、了解、大概,不想不愿不敢将主体责任、第一责任记在心中、扛在肩上,松松垮垮、拖拖拉拉,螺丝扣不紧,责任自然会“跑冒滴漏”甚至游离于身体之外,改革往往被搁浅或停留在口头上,甚至沦为一些官员胡乱作为的借口。各级各地各部门及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切实增强改革意识,并且在改革的问题上不含糊、不推脱,下足力气、用足功夫,让改革创新成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主基调。对于不热心、不用力的责任主体,要严厉问责,严肃处理,从而倒逼责任回归、力量到位。要坚持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促进、重点突破和渐进推动相衔接,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改革错综复杂又联系紧密,并且每一项改革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必须沿着一定的轨道。这就要求在落实主体责任的时候,必须弄清、理清责任链条,防止错位交叉而导致职责不清、主体不明,而使得责任螺丝无法拧紧、无法到位。各级各地各部门及其党员干部既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又要兼顾好整体责任链条的联动性、协调性。要把不同改革责任主体的主体责任划分清楚,落实到位,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配合。专项小组既要抓统筹部署,也要抓督察落实,对一些关键性改革要牵头组织制定方案。改革牵头部门是落实中央部署具体改革任务的责任主体,部门主要领导对改革统筹协调、方案质量、利益调整、督促落实有直接责任,要全程过问,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可落实、可核实的硬性要求。只有每一层级的责任螺丝都能拧紧到位,才能助推改革巨轮在既定的轨道上全速行驶、快速到站。

  常态才能长效,长效才能长久。落实主体责任,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必须注重平时,突出日常,要时时处处、时时刻刻。各级各地各部门及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紧绷责任之弦,始终牢记责任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始终将改革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力亲为抓改革。对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要结合本地实际实化细化,时时关心,时时跟踪,盯住不放,狠抓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改革督察工作长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责任缺位、螺丝不紧,要及时问责问效,确保中央重大改革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