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对王健林在早期的万达商业地产粗放型发展与中国住宅、商业地产高歌猛进、地方政府粗放型唯求投资拉动GDP的时代相吻合,但是,卖掉住宅、写字楼,自持酒店、宾馆、影院、百货商厦,造成巨大的后遗症。现在被迫大量关闭万达百货店铺、大歌星KTV,现在主要转型电商、金融,目前电商已经进入了,今年第三季度末金融板块如银行、证券、保险,即将浮出水面,都是通过并购而来。实际上,电商并不好做,并不容易成功,而银行现在面临没有肉的时代,证券、保险表面上是金融,实际上还是对企业的开发。不仅王健林的百货、KTV这些资产令人担忧,就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酒店产业、电影产业、电商产业、金融产业同样令人担忧,谁能救王健林的烂资产?国内一些著名的财经评论员,只会耍嘴皮子功夫,真正叫他来解决难题,就是无能了,平时你看他文章犀利,到了叫他来改造创新企业、产业时,就成了缩头乌龟龟了。笔者可以救王健林的烂资产,下面以与王健林谈心的形式进行交流。
对于王健林第三个转型的文化产业,如主题乐园,包括现在还在上马的广州市文化度假旗舰中心,笔者均不看好,乐园里面的项目不多,就五六个,而且项目内容重复,价格特别贵,如武汉的万达影城业绩只有预期的十分之一。即使是一些文化度假中心的海洋公园、滑雪场等,依然令人不看好,为什么?主要是王健林想到什么好做就上马什么,但是,并没有专业的顶尖研究专家坐阵,而是王健林想什么就投资什么,如此,哪有成功的可能?不过,这些主题乐园、文旅度假中心的业绩笔者能够拯救。仅仅收购大量旅行社对接文旅度假中心是无效的,旅客只有非得需要某产品时才购买。如同社区弄个店铺并不等于就非得让居民购买,居民可以网购,也可以在社区外面买,还可以利用上下班买、中午吃饭时间买,所以,产品的竞争力决定了成功与否,而非位置、流量、便捷决定成功。
王健林与巨头合作搞电商,笔者认为时机已过,如果没有打造自己的酷、帅、时尚、时髦、平价的刚需产品,电商就不会成功,包括百货商厦也是一样。现在的消费者需要平价、知名品牌、酷、帅、时尚、时髦的刚需产品,这些产业产品过剩并不阻碍他们这样的选择。只要加以引导、创新得当,市场规模就可以做大。笔者作为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可以解决这一块,如此,王健林的百货商厦、电商就有救了。
几年前,笔者大量研究电影、电视剧,发现只要通过刺激新鲜,拍感觉刺激片就能一炮打响,追求艺术高的境界是错误的,市场哪有那么高的产品。今年暑期的电影票房火爆程度历史最高,已经说明了一切。笔者至今还有当初对策的创新,依然有效。
对于万达KTV连锁店,笔者认为,虽然受到手机下载歌曲、网络嗨歌等低价嗨歌影响,以及受到版权、员工成本的限制,但是,笔者认为,KTV还是有办法挽救的,笔者有这种挽救的方法的。
对于万达酒店,笔者认为,都是五星级酒店,这是依附万达百货、万达院线、万达写字楼、万达文旅产业的一个配套项目,由于中央反腐,变成万达五星级酒店也是成为烂资产。笔者曾经指导过伦敦ARM全球酒店业报告,这是世界一流的顾问公司,笔者提出多项酒店创新方法,如今历历在目。
笔者认为,只要打造万达自己的系列刚需产品知名品牌,平价、款式创新、解决痛点、中档刚需产品,就能打响市场知名度,就能救活万达百货、万达酒店、万达KTV、万达电商、万达金融、万达文化度假中心、万达电影、万达写字楼。银行就是贷款,如果通过改造贷款企业的创新,就能分成贷款企业的超增利润分成,这是超越当下银行业的创新经营,国内一些地产转型金融,实际上也是面临这些,至于券商,无非是承销企业上市,如果自己给一些质地很行的企业进行改造创新,那么,就容易上市,而且容易获得高回报,在去杠杆时代,资金比较紧,股市里面流行的强势重势、弱势重质,所以,利润额增速非常重要,这是股价暴涨的动力。很明显,金融的问题,基本上就是实体企业业绩的问题,而业绩的问题需要给企业综合创新才能提升业绩。保险也是一样,企业不断发展时,就会有大量的项目需要上马,而且,业绩好的贷款企业,保险的风险也比较低,所以,保险也需要通过创新来解决困难。
行文至此,与王健林谈了这么多的旗下产品,包括百货、KTV、金融、电商、文化度假中心、旅游、酒店、电影产品、写字楼等等,都离不开创新改造企业这样的主旋律,这些方面笔者都有创新对策,笔者可以把这些烂资产改造成全部赚钱的好资产,否则,房价下跌,资产蒸发最快的就是烂资产,笔者网易官博头版标明报酬,对万达来讲是小菜一碟,关键看王健林是否理解了这些,只有认识到现在热火朝天的转型金融、电商还是一个空的绝望时,才会找笔者,没有吃亏不会轻易找笔者,当然也许说不定,悟性极高,一点就通,如果笔者有辅佐的对象时,就算数倍报酬也无济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