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核心竞争力维护九术(二)


 
 
    东芝:核心竞争力维护九术(二)
 
     2、开展“瘦身减肥”运动
 
20世纪90年代初,东芝“返老还童”,企业出现辉煌的顶峰时期,但随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大企业病”的症状再度出现。到西室泰三出任董事长、总裁1996年,东芝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出现下滑,昔日雄霸市场江湖的巨擘形象早已荡然无存,芯片市场逐渐被来自亚洲和美国的新锐力量所挤占,东芝节节败退,市场占有率由50%下跌至22%。西室泰三受命于东芝危难之时,这位在东芝从业40余年的总裁,对东芝的兴衰沉浮了如指掌,他需要对已满身诟病的东芝痛下猛药,一改东芝暮年僵死的病态,让百年老树吐发新芽。西室泰三立志要做东芝的改革者和先行者但凡改革者,总爱从历史中寻找能够与之心神相通的知己,并以他们作为自己效仿、追逐的榜样。西室泰三常常以明治时代的改革家的言行激励、鞭策自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那些“挽狂澜于既倒”的改革家们摧毁了日本愚昧、落后的武士枷锁,让日本及时地搭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车,成为东方第一个工业强国。他说:“明治时代的日本闭关锁国太久了,那时的年轻人有着放眼世界、挥斥寰宇的勇气与精神,这种勇气与精神正是东芝人最重要的传承和宝贵遗产。西室泰三清醒地认识到,当外部环境要求做出变化的时候,企业一定要推动这种变化,以积极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说以前东芝还只是做出一些无可奈何的被动变化,那么随着改革,必须逐步学会去主动地适应环境,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形势要求自己的头脑中始终要有危机感,要主动去改变自身,借助经济全球化之力,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变革,实现企业的自我完善。
东芝的“瘦身减肥”运动只是诊治“大企业病”的第一个“疗程”,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改革以前,东芝只需要遵守日本的企业经营规则。因为那个时候,东芝的产品中只有彩电走向了国际市场,而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企业,还只是在国内生产、经营、销售,并没有真正地走出国门。东芝需要彻底抛弃她在20世纪80年代末获取的巨大荣耀,以全新的姿态去拥抱这个已经发生了重要改变的新世界。西室泰三语出惊人:“我们要做的是未雨绸缪,而不是等到科技泡沫破碎的时候再去急急忙忙想办法。西室泰三发现,东芝在对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方面很滞后,而当时所有日本企业在这方面也都比其他国家慢了半拍。东芝面对的问题是,既然已经晚了,就此加快对公司的改革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