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刊:建立积极协作的企业文化(7月29日)


企业内刊:建立积极协作的企业文化(7月29日)

 

关键词:企业文化  内部协作  思维方式

 

企业内刊更多的是企业精神思想财富的传达、是经验意识与情感分享,是定期将各方面的声音汇总,要想得到源源不断的内容资源,首先需要有吸引内容的鱼饵,比如老板与高管的寄语与内刊的基调,什么样的氛围会是被鼓励的,什么样的观点是被包容的,发生在身边的,在企业各个角落发生的鲜活事件、深入报道与观点阐述。

企业内刊真正健康的最重要的平台机制,是需要让员工在畅所欲言之中,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感表达。企业内刊需要成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情感纽带,而不单纯是工作上的。不管是深思熟虑还是姑妄之言,是每个员工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表达自己的心情,宣泄情绪的平台。

 

在企业是推行民主、群策群力,还是推崇专制,注重上传下达的权威感,其中注重从上至下的文化宣贯,和从下至上的参与互动之间总是会有矛盾与冲突,是形成“吾皇圣明”的歌功颂德之风,还是敢于弹劾上至君王下至百官的清廉之风,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导思想。

企业文化需要将精神宗旨愿景与价值观之类的内容之统一性的传达、标准化的诠释为基础,这本来就应该是作为宣贯整个过程的主线而存在的,但更重要的还是每个人的广泛参与与日常践行。

政令只有得到广泛的认同才具有生命力,否则就会面临消极的抵抗。毕竟就如同互联网经济,有了粉丝你就有价值,没有粉丝你就什么都不是。只有那些被广泛认同的内容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健康的企业文化不是某几个人的独角戏,不是要展示从创始人到高管有多么睿智,而是让员工展示自己的资源、才华与创造力。企业文化也是需要形成多角度、多维度、深入渗透、广泛参与的。即使已经进入成熟期之后,也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提炼、不断优化的过程。

就如出版行业,以前我们总是感觉,出版的核心支撑是内容,是以作者为核心的,但市场经济与商业氛围越是浓厚,我们就越感觉到:其实相比之下更为重要的是内容之外的东西,诸如定位包装,渠道终端、反馈互动等等,只有依托于反向思维所作出的决策才是符合市场客观规律的,才能形成具体的可以度量的回报。

 

企业的创始人与管理者,更聪明的做法是退居幕后,而把舞台、聚光灯与成为明星的机会留给员工。只有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发挥出来了,才能冲破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创造出更为充分的价值,遗憾的是:道理谁都懂,残酷的现实却是依然要听领导的一家之言。

贾春宝认为,企业文化传播的度,与在节目之中插播广告,在演出的过程中收费节奏感的把握,总是有某些类似之处。都需要针对各方面受众的心理进行分析与研究。

其实企业文化的倡导者需要认清的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是企业用薪金把他们的时间买过来,让他们陪自己消磨时光的关系,而是以薪金为生活基本保障,并给他们提供尽情发挥自己,尽情展示风采的舞台,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说到理解与践行问题,只有在角色感上跳出来,才会在行为模式上跳出来,用行动去验证并改变现状。但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基于懒惰与自以为是的本能与思维方式害了我们。

我们总是很难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之中所包含的局限性,想当然地认为企业内部协作是难以突破的禁区。基于那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就会陷在原地,无法自拔。

当我们自认为过多地顾虑其它职能部门的内心感受,进行责任推诿与“和稀泥”是具有很高的情商的表现,很多时候我们是多虑了,其实外部环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残酷,或许别人正在等待我们去搭救呢。我们认为是在抢别人的饭碗,其实别人或许认为我们是在帮他们缓解压力呢。

 

贾春宝

2015年7月29日星期三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