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全面数字化之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网络上进行,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第一要务,否则一个网络故障就可能造成整个国家经济的瘫痪。除了更加安全、稳固的互联网硬件基础设施之外,经济网络本身的软件结构亦需要重新考虑。
P2P经济网络
P2P网络(此处的P2P指网络连接关系中的点对点,非P2P借贷中的个人对个人)是一类特殊的网络,它的特点是节点同时用作客户端和服务器,没有中心服务器,没有中心路由器,目标是让所有的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包括带宽,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尤为重要的是P2P网络通过在多节点上复制数据,增加了防故障的健壮性;节点不需要依靠中心索引服务器来发现数据,系统不会出现单点崩溃(所谓单点崩溃是指一个节点发生故障而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
P2P技术已在文件分享、流媒体服务、即时通信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当前的经济活动平台,例如电子商务、网上银行、数字媒体、网络娱乐等,均采用传统的集中式结构,如果这些网站遭受攻击或出现故障,其全面服务都将无法访问。而P2P技术可很好的避免类似风险。
设想我们的整个经济网络运行于P2P技术之上,每个用户是网络中的一个平等节点,所有用户之间均为对等连接,所有经济信息均在每个节点上传播(当然,依据权限的不同,隐私信息可能会被隐藏)。企业也是网络的用户,同样作为节点存在,因其提供的服务较多,连接的节点也较多,显得比较“大”,金融机构是企业节点的一种,为其它类型用户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这个网络将具有强大的抗攻击能力,甚至可在大部分节点被破坏、整个网络被分割为若干个孤立小网络的情况下维持运行。更重要的是,各网络节点的地位平等,每个节点既可以是服务的消费者,也可以是服务的提供者。因为经济信息在全网传播,用户的信息透明、对等、完全,所有人都能依据这些信息开发自己的服务,包括一般性的经济服务,也包括金融服务。
大量的经济信息和零散的用户需求
大量的经济信息和零散的用户需求,使得金融服务主要表现为算法,金融行业的竞争首先表现为算法的竞争。随着开源软件和免费算法的兴起,大部分的金融服务将免费。
金融行业更加向专业化发展,要么精研准确度更高的算法,要么提供适用于专业领域的算法,要么提供大型咨询服务。用户依据其设定条件,在全网范围内搜索合适的金融服务,好的金融机构将很快脱颖而出,获得较大的权力。但是其权力是不稳定的,一旦有更好的服务出现,用户将迅速转向其它节点。
在这样的充分竞争之下,为巩固自己的优势,金融行业将对市场进行深度细分,对金融之外行业知识的精通将成为金融机构的生存关键。金融业成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其收益主要来源于“知识”,而不再是垄断地位和行业资源。
作为结果,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格局可能会是:大部分的金融需求会被用户“自服务”(即通过算法直接找到对家交易)解决,少部分的需求依赖金融机构完成;小型金融机构多如牛毛,每个机构专注于一个特定领域或一部分人群,具有其它机构无法比拟的专业优势;大型金融机构主要作为小型机构的联合体存在,依靠协作建立整体优势、形成口碑效应。
在这样的网络中,信息的对等、竞争的充分将彻底打破金融权力,金融权力时刻处于分散、重组、融合的循环之中。整个网络就是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平台,用户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全方位、低成本、高质量的满足,而金融亦得以回归其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