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雕爷:河狸家未必不是伪命题


 雕爷最近写了篇文字《O2O是不是伪命题》。全文充斥着自已一通O2O的法则和应用逻辑。这篇文字的自我意识层已经到了O2O我最了解,O2O审判者的地步。这一点也不奇怪,很多执行力强的都有这种强烈自我意识。雕爷一直是个实践家,行动力很强,一步步走来大家看得到,他也做到了一些事情。而我要说的正是基于此。当我们抛开整体去看这些单点的时候,会囿于这些简单的道理,而这些点未必是本质,也不够立体。

雕爷判断O2O的基本逻辑是:全人群,高频,刚需。

为了证明自已的河狸家项目是能成功的,又在这个逻辑上再加了几条细分条件:

1、你家的上门服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

2、你家的O2O,是该行业里面的高价格区间,还是低价格区间?

3、你家从事的“行业轴”,赛道够不够宽?还是说没有什么“变道”空间?

4、三大要素中,“全人群、高频、刚需”,你占了几样?

5、如果“补贴”能够起单量,你在“用户忠诚度”上,有没有护城河?

(原文链接:http://tech.163.com/15/0702/08/ATGM3F00000915BF.html)

看完全文我相信你也得不得不说,这好像是通的。为了证明自已的牛逼,雕爷还用了自已还没开始就布局了阴谋来证明自已早就看透了。果然牛逼!.

事实上,全人群,高频,刚需不是O2O的商业逻辑,这是电商运营者这么多年下来总结的运营过程中的经验积累。都是术的部分,单点的经验。不是决定成败的主因。小而美的案例多了去了。不全人群,不高频,不刚需也并非不成功。啥叫刚需,按马斯洛需求理论,吃饱饭是刚需,美业是上层精神需求,已经非全人群,已经非高频。天天能专注行动于美的只有明星,鸡和富婆。这不是我说的重点。我要说的是对本质的挖掘。真正做到从用户现状出发。

上门服务是对美业的颠覆吗?

我的答案是未必是。

我从三点来说一说,这三点都是基于用户实际情况。

一:社会人文层面:家是中国人的隐私空间。

在中国人的印象里,能进家门的基本都是朋友,亲人。陌生人进门本身就是在突破隐私。女主人同意,男主人未必高兴哈哈。现在大量的年轻用户还在租房阶段,美容美甲本是为了人前光鲜,结果首先暴光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本质。举个例子,大多数收快递都是一个门里一个门外接收,快递员都很难迈进门槛。何况这么重的服务过程。你可能要说那家政服务呢,这个反例很好,大家知道家政服务是对应家而衍生的服务,它突破了家是隐私的概念。而美业是对人服务的,家反而成了隐私。

二:人性层面:美业对个人来说本身就是隐私。

这个很容易理解,女性用户通常的用户习惯是,美容美甲之后出现在朋友或是爱人面前是为给大家一个惊艳。为了一个哇的一声赞美(女为悦已者容)。现在过程直接暴光在家人面前,没有了惊喜可言。会失去很多行动价值。另外还有一个异性服务的问题。哪个男人会愿意见到另一个男人对自已的老婆动手动脸。

三:商业本质:上门美业是一种私人专属服务。

上门美业和国外的私人医生,私人律师一样是专属的私人定制服务。是一种针对上层人群的特定高价值服务。这里有两个商业本质,服务者有能力提供高价值服务,二是服务对象对私人定制有特定需求。这两点的契合是非常不容易的。违反这个商业本质就是在烧钱。对普通用户提供这种服务就是一种补贴,你得一直烧钱。烧到最后会出现两个问题,私人定制专属的品牌烧没了,品牌服务价值被降低。二是普通用户的复购率有限,不会形成这种服务长期价值。另外对普通大众提供这种服务你如果整合高端技师成本会上升,低端又没有竞争力。总体而言这是在做违反商业本质的事情。

我不相信雕爷真不明白这些,这里确实有一个阴谋:河狸家最终的目的是上门推销。

整合一帮中低端的服务技师,经过包装和培训,以上门服务的幌子上门推销才是目的,前期把服务放大做品牌,做高转化背书,后期推销。

化妆品这个品类是个所有人都知道的暴利品类。然而这么做真的好吗?问雕爷二个问题,你有好的研发化妆品的平台么,一旦营销的尾巴露出来,服务如何保障。

如果从这个事实出发河狸家未必不是个伪命题。所谓的上门服务只是个幌子。这和雷军的发烧概念如出一辙,天天喊着极致,专注的雷布斯本质上就是一个营销专家,其实就是把山寨机品牌化,美化高端。所谓的极致就是伪命题。如今小米确实成了一个品牌,那是因为站在市场的风口和一定的研发能力。而河狸家呢,我看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