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剑指“小官蝇腐”释放啥信号?


 中纪委剑指小官蝇腐释放啥信号?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日通报:6月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131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通报指出,今天开始,本网《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将每月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集中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中纪委监察网站201579日)

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风暴中,人们已经习惯了对“打大老虎”的热点追踪,因而对于中纪委有段日子没“上头条”犯起了嘀咕,甚至还在“下一个大老虎是谁”的猜测中,对中央反腐的力度产生了质疑。而中纪委监察网站的这一通报,不仅让人看到了看似“低调”的中纪委一点都没闲着,且看清了中央反腐的新动向、新信号——打虎未必结束,拍蝇势必猛烈。

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事实上,“蝇腐”之祸与“老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危害有时甚至比“大老虎”还要大。比如在这次通报的131起案例中,他们大都是村干部、地方官,都是群众身边最为熟悉的人。他们身在基层,直接面对群众,一举一动都在群众的眼中,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他们贪腐的数额虽然不像“大老虎”那般巨大,却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利益造成了直接侵害,使党和政府形象受到了严重损伤。

村官巨腐小官蝇腐案件,曾多次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但在两年多来强力“打虎”的震慑之下,却有如此众多的蝇腐被揪出来,这既充分说明了小官贪腐分布的广泛性和隐蔽性,也充分说明了反腐必须进行长期的斗争,几只老虎的落马只能震动一时,并不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

民众在称赞“打虎无禁区”的同时,更期待“拍蝇无死角”。彻底铲除腐败的土壤,就必须从清除群众身边的腐败抓起,就必须将反腐触角向“田间地头”延伸。中纪委建立“每月通报”机制,设立“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就表明了中央反腐的策略和重点已经开始略有调整,反腐高压正在自上至下进行惯导,中央正在着手布更大的局,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目标就是强化治标,聚焦治本,荡清蝇腐,着力构建优良的政治生态。

惩治小官蝇腐也需重拳猛击。有机构认为,能否清除低级别官员的腐败才是廉洁政治的真正考验,反腐的成败取决于拍苍蝇。这样的观点虽可商榷,但也提醒我们,苍蝇虽小危害并不小,必须像打老虎一样毫不留情。所以,中纪委剑指小官蝇腐,既是无禁区、零容忍、持续高压反腐的深化,亦是又一场重拳出击、猛烈进攻反腐风暴的启幕。

(李吉明2015710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