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的话不是醉言,而是反映了日本的民意


这些年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外乎是:日本政客做些向军国主义迈进的举措,中国这边则是外交部抗议,媒体鞑伐;日本有人上街举行不要战争要和平的游行,我们的新闻则马上大篇幅报道。这样给中国大众的印象似乎是,看,日本政要挑衅中国的举措在日本是多么不得民心!这种认识是自欺欺人,是掩耳盗铃,也是十分危险的。

关于最近安倍针对中国的挑衅言辞,《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讽刺挖苦的文章,并直言这是安倍喝了酒后的“胡言乱语”,还嘲讽说安倍成了“日本版的毕福剑”。最可怕的不是安倍的言论,而是这些记者的肤浅误导大众,麻痹国人始终抱着善良的愿望来理解日本这个国家。

下面一段话摘自《环球时报》的一则评论,这种文字除了满足一下嘴皮子的快感外,对大众极具误导性。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遭最新一期日本杂志《周刊现代》爆料,成了日本版的“毕福剑”。《周刊现代》的报道说,安倍6月初与各媒体负责人召开“恳亲会”,喝了红酒之后,就连发惊人之语,奚落国内政敌等。谈及外交时,他放言“安保法案就是冲着南海上的中国”,宣称要行使集体自卫权并和美军一道,“敲打在南海上的中国”。他还“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己的确在谋划和中国的战争。

安倍的一些话在韩国人听来或许更刺耳。谈及日韩外相即将会谈时他说,“我说的吧,等一等,韩国就会自己找上门来。”他还声称“慰安妇问题只要3亿日元就可以解决”。

狂妄、喜欢吹低级牛皮、喝点酒就口无遮拦忘了自己首相责任的“真实安倍”跃然纸上。直到昨天晚上,日本外务省和日本驻华使馆都没有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有关《周刊现代》报道是否属实的提问,这让人们倾向于相信该报道“无风不起浪”。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日本的政客越是反华反得厉害,他们就越坐得稳,越干得久。比如,小泉纯一郎是历届首相中反华反得最凶的一个,可是他是日本战后任期最长的三个首相之一。相反,日本没有一个政客是因为反华而被下课的。这种现象的背后就说明了日本人的主流民意到底是什么。

日本对中国的戒心或者说敌意是必然,他们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发展也是必然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下面讲两条供大家参考。

第一、日本始终抱着很强的忧患意识,他们秉持这样的理念,就是邻国的强大就是自己的灾难。所以,他们一旦发觉邻国有逐渐走向富强的趋势,就会采取措施破坏邻国的发展。过去几百年日本与邻国的历史关系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第二、日本普通民众大都知道他们对中国人所犯的罪行,所以日本民间充斥着对中国的恐惧情绪,因为他们怕中国强大那一日会来跟他们“算旧账”。我直接接触过不少日本人,这是他们的共同认识。所以大多数日本人非常担心这一天到来,就是中国强大到可以向他们报复。虽然我们自己可以是君子,可是咱们管不住人家怎么看我们。

所以,中国人应该对日本的民意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