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股市谣言就该动真格


            


    在6月5日证监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张晓军宣布,证监会6月5日集中部署了“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的第四批案件,16起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案件成为查处的主要对象。


    根据张晓军介绍,此次部署的第四批案件主要针对五类违法违规行为。如在媒体上撰写文章,编造、传播有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执法动态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通过“股吧”、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编造、传播内容不实的虚假或误导性消息,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等等。


    一次性查处16起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的案件,这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还是首次。此举表明中国股市的监管者在打击股市谣言方面开始动真格了。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因为一直以来,中国股市就长期受到各种市场谣言的困扰。尤其是在股市行情火爆的时候,或者在股市处于敏感期的时候,各种市场谣言更是接踵而来,严重影响市场,给相关股票乃至整个股市行情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这种做法甚至成了某些谣言散布者操纵股价的一种手段,因此对股市谣言采取打击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实际上,现行《证券法》是明确禁止造谣行为的。比如《证券法》第七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证券法》第二百零六条还规定,违反本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扰乱证券市场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处以三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那么,为什么股市谣言在股市里屡禁不止呢?这在很大程度与管理层对股市谣言的打击不力有关。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尽管股市各种谣言甚多,但很少有人因此被追究责任。鲜有记载的案例还要追溯到2012年9月,针对当时市场上有关“中信证券海外投资出现巨亏29亿元”等三则谣言,证监会对涉案的三名小散户“依法作出处理”,在此之后,几乎没有人因为造谣而被追责。股市成了造谣者的天堂。


    正因如此,证监会这一次专门针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案件进行调查,这是非常令市场期待的。笔者衷心希望证监会这一次对相关案件的查处能够动真格,严厉打击造谣者,维护正常的证券市场秩序。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尤其希望管理层能够做到如下三点:一是对造谣者的打击不捏“软柿子”,突出对一些影响恶劣的案件进行查处。二是不只是打击发布虚假信息打压股市者,而且也要打击发布虚假利好来影响股票走势的造谣者。三是要解决对外媒造谣的监管问题。在现实中很多影响股市的虚假信息是率先从外媒上发布出来的。随着中国股市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这个问题越发显得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