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优县委书记评选释放三大信号


 百优县委书记评选释放三大信号

528日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人名单在各省党报公示。公示信息显示,此次推选来源为中组部《关于推选和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通知》。该通知透露,中组部计划在今年七一前夕,于全国范围内表彰一批优秀县委书记。

据媒体梳理,上一次中组部表彰全国优秀县(市、区)委书记的时间是19956月,当时中组部从2800多名县(市、区)委书记中遴选出了100人,作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加以表彰。时隔20年后,中组部重启全国百优县委书记评选,至少向社会释放出三大信号:

其一,要重新培树新时期的“焦裕禄”。如果说焦裕禄作为“县委书记的榜样”而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感震撼”的话,那么1995年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评选便是“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而在这其间,就包括曾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福建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200511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潜绩”与“显绩”》中这样评价谷文昌:“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然而,无论是焦裕禄还是谷文昌,都已是上个世纪的先进典型了。新时期如何才能使更多的县委书记能像焦裕禄和谷文昌那样为民、务实、清廉、耐得住寂寞、一步一个脚印,追求“潜绩”为民造福,通过“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干部队伍建设”,也就成为了时代的必须。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此次“百优”县委书记评选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在全国一场掀起学习弘扬新时期“焦裕禄”精神的高潮。

其二,要全力夯实国家政局的“纽结”。“郡县治,则天下治;郡县安,则天下安。”在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县从来都是最重要的行政单位之一。县委书记不仅是党的执政骨干,更是党在当地人民群众中形象的具体代表人;不仅是基层各项事业的指挥者和决策者,更是贯彻中央精神到基层的执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亦是因为如此,他才对县委书记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个要求,并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显而易见,中央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将会对县级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也会更加关注。

其三,要重点使用一批“地方政治家”。“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早年曾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曾说:“当好一个县委书记并不容易……县委书记当好了,到地委、省委工作就比较容易,比较顺手。”事实上,在1995年获中组部表彰的100名县委书记中,目前已有2人晋升到正省级,14人晋升到副省级,此外至少42人晋升到正厅级。而2013年当选湖南省省长的杜家毫,2014年递补为中央委员的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毛万春,先后在山东、广东担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李玉妹,目前仍具备“更上一层楼”的空间和潜力。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第一期全国县委书记轮训学员座谈时强调说:“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就意味着中央把县委书记定位为“地方政治家”,未来将会进一步严格管理、悉心培养和重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