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创新推动的三次大转型(三)


 

 

     英特尔:创新推动三次大转型(三)

 

      3次企业大转型

 

英特尔公司的第三次大转型发生于1997年前后。英特尔公司将由产品的供应商真正实现向世界领袖与主导潮流的公司转变。安德鲁·葛洛夫意识到:“如果人们不去买拥有更多功能的芯片,就不会有钱来开发下一轮的产品。把生产建立在别人会为微处理创造需求的前提上无异于自杀。” 安德鲁·葛洛夫已把“芯片巨人”塑造成远比零件供应商重要得多的角色,意欲成为梦想中的整个计算机工业的领袖。安德鲁·葛洛夫宣告,英特尔将创造需求。他解释说:“如果我们不能使计算机变得更有用,就没有人需要我们在今后几年中生产出的芯片。所以我们得为我们自己的微处理创造用户和用途。靠开发、投资和观念的改变使市场成长,我们就能赚钱,我们对此深信不疑。”他首先强调要利用一切机会收集一切有关Internet、电脑产业以及各公司竞争的新信息,并集中考虑Internet和低成本的Internet 家电对英特尔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谋划对策。他告诫同事们英特尔应该警惕,不要由于芯片所带来的既得利益而对新出现的重大机遇失之交臂。英特尔将塑造“产业标准的建造者”作为建立产业领导者形象的核心。为此,在实力不强时,英特尔强调以最好的产品来符合现行标准,以此进入新的领域在研制286芯片争夺16位元架构市场中,英特尔的产品开发概念就想出做到“软件的兼容”,即产品要符合市场对16位元微电脑的要求,让使用者能继续使用原有8位元软件。这样新的芯片更易于为各种使用者接受。接着,在具备一定实力基础上,英特尔以“超前决策”和“领先开发”来引导和促进产业标准的发展和更新,建立“产业标准推动者”的形象1991年,英特尔决定同时开发第五代和第六代芯片。从1993年开始,两代芯片的产品系列以闪电般的速度不断领先进入市场,并逐步成为新型个人电脑的主流,以致电脑使用者拒绝使用非 Intel-Pentium的电脑。去年,其竞争对手不得不联合起来对自己的芯片进行相应的 Pentium件升级,这无形中加固了英特尔作为领导者的地位。1994年,英特尔在快速以太网100Bose-x还没最终确定为国际标准时,就全球第一家推出符合此标准的10100mps网卡,并逐步推出相应的集线器,提供建立网络完整的解决方案,促进了100Base-x作为产业标准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