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星的秘密


  我父亲过完100岁生日的第三天,中午一起吃饭时,李老兄对我说,省级一部门的负责同志告诉他,说我父亲真厉害,已经100岁了,还能下地干活,还可挑水。听闻此言,我哈哈大笑!连忙解释说,这是为我家老寿星编造的一个美丽神话!我父亲已经100岁了,这个是真的!我父亲还能下地干活和挑水,这个是假的!

  大概在父亲七十来岁,家乡就用上了自来水。自那时候起,我们村就没有人挑水了。父亲80多岁时,可以下地干活。上90岁后,还能干一些剁硬柴、剥棉花一类的活计。到95岁后,生活能够自理,但基本不再做事。用老父亲的话说,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儿子看门户。当我大哥大嫂下地干活时,老父亲总是搬个小板凳,坐在大门口,看人来人往。现在,100岁了,别说下地干活,连走路也不大利索了。在村里,不足百米距离,还可拄着拐杖来往。距离稍微远一些,即是百十来米,来往也很吃力,坐轮椅已是最佳选择了。不过,至今老父亲仍然是打麻将的好手!

  最近,老父亲还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就在将要过100岁生日的前三天,一大早父亲频繁上厕所,并说自己感到没力气、乏的很!子女们因忙活着准备过寿的事情,没有人过多注意父亲的身体状况。等到傍晚,父亲睡在床上时,呼吸急促,体温上高。这时,大哥已意识到事态严重。连忙喊来二姐、二哥,经过紧急磋商,决定立即上县住院,并叫来救护车。经连夜检查,医生确诊:一是肺部感染,二是膀胱尿驻留,连带有贫血、缺钾,以及前列腺肿大等其他老年疾病。这是我父亲100岁以前,唯一一次住院。我们姊妹六个很担心,也很紧张。在农村的哥哥姐姐第一时间去医院,我和在外工作的弟弟在得到消息后,也马不停蹄,急匆匆赶到了医院。因两个哥要在家里筹办100岁生日的事情,我和弟弟一连三天在医院照顾病中的老父亲。医生很用心,对症下药,消炎、排尿,猛药去疴。经过三天紧张治疗,大体稳定了病情。百岁生日那天,父亲高高兴兴回到了家里,在与众亲友见面时,尚显得面色红润,精神满满。次日上午,父亲再度回医院接受后续治疗。经过连续一个周期的治疗,病情已有明显好转,不日即可居家康复。

  “东锁哥”告诉我,毕竟老人年岁大了,完全康复困难很大,在医院的恢复状况已很不错。张东锁是1950年代西安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年过八旬,是蒲城县著名医生。张医生的家也在蒲石村,我自小就叫他“东锁哥”。“东锁哥”长期为老父亲看病,对老父亲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东锁哥”的话,我算是听明白了。老父亲的生命,尚在已经非常有限的时空中延伸!

  老父亲一生都是活得非常明白的人。我佰康大伯活了85岁,这已经是一个新纪录。当时,70出头的父亲说,如果能活到我大伯的年龄,就心满意足了!后来,我姑父又创造了新的纪录,活到了94岁。父亲又说,一生受姑父恩惠不少,如果能有与姑父一样的年龄,这一生也就很知足了!很多人没有见过百岁老人,老父亲也没有见过百岁老人。大概在父亲的心里,100岁是人生不可逾越的一堵高墙。在100岁之前,老父亲总是说:“再活1岁,就满100岁了!100岁,也就算是活到头了!”如今,父亲活到了100岁,连父亲自己也感觉不可思议。100岁生日前后几天,在病中的父亲反复念叨,要回华阴老家去,要见他的妈妈去,要见我的妈妈去,要去见已经故去的人。

  过罢百岁生日,刚返回医院,老父亲便对我说:“我实在是不想活了,活的时间也太长了,把人活累了!不知活到什么时候去?”老父亲摔下的这个话茬不好接。我对老父亲说:“昨天我东锁哥为你把完脉,说脉象好得很,至少还可以再活十年!”父亲听完这话,憨憨的笑了笑。我接着说:“你过100岁大寿,来的不少人都说,他们没有见过100岁的人,他们来沾了你不少福气。我们是你的娃,不光沾了福气,也觉得脸上有光!”至此,父亲不再跟我说什么,而是转过身去,叮咛在一旁的二姐,将房间的东西收拾好,回去时别忘记了。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男80岁称“杖朝之年”,80-90岁称“耄耋之年”,90岁称“鲐背之年”,100岁称“期颐之年”。老父亲100岁以上了,也有一个词,叫“人瑞!”我的朋友圈不大也不小,在朋友圈中,我父亲100岁,自然已算是长寿之星、寿星中的寿星。家有老寿星,子孙多自豪。不光我们姊妹六个为父亲晋级“人瑞”倍感自豪,就连孙子辈、重孙辈也很骄傲!常在各自朋友圈显摆自己有百岁爷爷、百岁老爷。有朋友戏称,老爷子名字起得好,佰秀佰秀,一百岁了,还要秀一秀!

  知道我父亲高寿的人,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更不止一次的说,我有来自父亲的长寿基因,这是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前几天,我去参加一年一度的例行体检时,有领导不无调侃的说:“你应该在90岁以后再来体检!”说实话,我也想知道父亲遗传的基因,究竟能够支持我有多长的寿命?恐怕,我是永远得不到这个答案。因为,等知道我有多少寿命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知道的人,是还没有离开的人。

  老父亲长寿,并不全是必然。父亲一生喜欢抽烟、喝酒,按说这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健康长寿。然而,父亲的的确确是长寿之人。不少朋友追问我:父亲长寿的秘密?我思前想后,如果非要总结出个子丑寅卯来,大概少不了五个方面,也是父亲的五位保健医生,长寿的五大秘笈:

  长寿秘笈之一:性情豁达。

  我将其称为“心医生”,也是父亲长寿的首席保健医生。长寿“千金方”,唯“心养第一”。在父亲那里,“心医生”是最有名、最吃香的医生。“心医生”让父亲“快乐一生”。记得在90岁生日时,父亲曾向前来贺寿的人说:前90年白活了,现在得从1岁活起。在93岁生日时,有人祝愿他:长命百岁。父亲风趣对答:再剩下几年时间,也没多少活头。父亲天性达观,“遇事不往心里搁”。父亲年轻时做过“保长”,也曾在商南县县衙当差,后又频繁来往陕甘一带做牲口贸易,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经历过丧妻、丧子的剧痛,走过生活中无数的沟沟坎坎,从而造就了父亲坚韧不屈,积极向上的性格。父亲不大愿意回首当年苦难,但父亲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大哥说,有一点他最佩服父亲,这就是和人说话、搭闲,总是送给别人好听话,送给别人灿烂的笑容。至今,还时常为子孙开导、宽心。父亲经常教导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忍字当头,随遇而安。前些年,二哥曾经营运输生意,因为没有参加保险,一次大车祸赔下来,倾家荡产,沉陷困境。此后,大年初一大清早,二哥来拜年。还没等二哥说话,父亲抢先开口说: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孙子培培大学毕业了,挣了很多钱,数都数不过来,数一次没记准,再数一次还没记准,只得反复数,数来数去,数了好几次。正是因为父亲这个“梦”,二哥硬撑着支持儿子培培、女儿盈盈考学出来。在我儿子哼哼小的时候,曾和父亲同住一张床。父亲睡得早,孙子不老实,闹着不睡,爷爷就教导孙子:从现在开始,悄悄睡觉,不许说话,谁说话谁缴“罚款”。弟弟的丫头聚聚,有一年冬天在老家和爷爷一起住,闹着让爷爷给爸爸打电话。爷爷无奈,只好说:不敢闹,天太冷了,电话线被冻住了,等消冻后再打。这样的小故事很多,子孙们敬佩父亲的大度、开心、风趣。最近,孙子辈写作了不少与爷爷有关的亲情故事,记录了爷爷一个又一个风趣幽默的故事。

  长寿秘笈之二:睡眠充足。

  我将其称之为“睡医生”,也是父亲长寿的第二位保健医生,专门负责父亲的睡眠。在父亲那里,“睡医生”的地位至高无上。父亲睡觉,谨遵“睡医生”的“医嘱”。老话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父亲遵循先贤教诲,每日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晚上八点以前睡觉,凌晨五点以前起床。天天如此,大年三十也不例外。我小时候,晚上做作业时,就听见父亲与周公对话。我常对人讲,我是在呼噜之声中做作业。次日,一大清早,我将要上学时,父亲已把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在村里街巷转悠一圈回来了。我没有见过父亲熬夜,也没见过父亲睡懒觉。自我记事的时候如此,如今父亲不记事了也如此。现在,逢年过节,在外工作子孙回来探望,全家欢聚,父亲特别高兴,偶尔会晚点休息,但不会晚过十点。三四年前,大年三十,我们弟兄四个人在老二家打了一宿麻将。老爷子知道后很不高兴,当着我们面絮叨了半天:爱打牌,不要命了!?在城里居住时,老爷子依然是早睡早起,新闻联播声音响起,保准去上床睡觉。天麻麻亮,屋内就传来拐杖撞击地板的声音,这声音唤醒了还在梦中的儿子、儿媳。临中午,打准父亲还得睡上一觉。我常说,父亲一生要比别人睡觉的时间多出了许多。也许,父亲的长寿,就是从睡觉中积攒出来的生命!

  长寿秘笈之三:饮食有度。

  我将其称为“吃医生”,也是父亲长寿的第三位保健医生。父亲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旧社会”,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改革开放以前,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正儿八经,真正过上“好日子”,吃得好,喝的好,是近20多年的事情。我家子女多,过去农业生产的剩余不多,虽然劳作很辛苦,但吃的、喝的并不怎么样,不是吃不好,而是吃不饱。因此,很难采纳“吃医生”的饮食良法,但“饮食有度”父亲做得到。在关中农村,人们习惯一天两顿饭,上午十点左右吃早饭,下午三点左右吃午饭,没有晚饭。父亲起床早,天一亮自己就吃点东西,十点再和家里人一起吃早饭,三点一起吃午饭。父亲在城里住的时候,每天有晚饭,父亲仍坚持多年习惯,不吃晚饭!常听见父亲说“吃美了”,但从没有听见父亲说“吃多了”。医生的话就像是“圣旨”。父亲八十岁那一年“中风”,医生说要少吃肉,父亲记住了,记得很牢。九十岁那年,父亲胆囊出了小故障,医生说不能吃鸡蛋了,父亲记住了,记得很死,从此不吃鸡蛋。二哥喜欢喝酒,每次喝多酒,父亲总要埋怨一番:没出息,见酒不要命。我每次回老家,父亲不厌其烦告诫我:酒多好处少。

  长寿秘笈之四:子女孝顺。

  父亲长寿的第四位保健医生,是上天赐予父亲的“宝贝”,可称之为“孝医生”。家有长寿老人,必有孝顺子孙。子孙一孝,包治百病。我常戏称“孝到病除!”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无论年龄长幼,事业大小,人人赤城孝心,尽力孝敬老人。亲戚朋友对我们的孝行不吝溢美之词,多有鞭策鼓励,这促使我们好上加好,做得更好。孙子辈、重孙辈也不甘落后,纷纷向长辈看齐,个个争做“孝子贤孙”。大哥党双锁,是远近闻名“大孝子”。我们姊妹六人,大哥是“首席孝子”,也是首席“孝医生”。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随大哥大嫂生活。大哥大嫂“铁肩担道义”,义不容辞,悉心照料,从无怨言。大哥坚持二十年如一日,向父亲问寒问暖、问饥问饱、问长问短。父亲稍有不适,便成为大哥心中的大事,思前想后,照料起居,联系医生,直至父亲满意舒坦。最近一次,老父亲患病住院,大哥因忙于筹办100岁寿礼,先后有两三天不曾在父亲的身边。不见大儿子,父亲一直念叨:这怪了,锁娃到哪儿去了?这几天,只要拨打大哥电话,一准知道他与老父亲在一起。大姐因年纪大、身体差,难以长时间陪伴,但几乎每天都要与女儿一起到医院探望。在关键时候,二哥、二姐不掉链子。二姐坚持每天在医院“值勤”,二哥也很顶硬,常在夜晚陪父亲。我和弟弟是“节日孝子”、“假日孝子”,弟弟工作地比我离家近一些。父亲住院,弟弟“出勤率”比我高,做得比我好!如果说父亲平时在家里,“首席孝子”作用突出,那么在这次住院后,“孝子群体”、“孝子团队”作用明显。

  长寿秘笈之五:名医在侧。

  父亲长寿的第五位保健医生,是上天赐予父亲的“贵人”,可称之为“药医生”。常言道:常在水边走,谁能不湿鞋?人活九十八,谁能不生病?父亲100岁之前没有住过医院,没有为子女添过多少麻烦。但在不同时期,遇到的大小疾病也不少。一旦身体不爽,遇有病患,总免不了麻烦医生前来家里问诊把脉。村医杨保元、尤六喜,有请必到,有求必应,有病必看。尤其要感谢张东锁,张东锁是为老父亲看病的“首席医生”。张东锁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小钱也能治大病,闻名十里八乡。父亲80岁那年“中风”,卧床不起,不辨子孙,多亏张东锁悉心医治,打点滴半月,大病痊愈,不留后患。90岁那年“小中风”,头晕目眩,手脚麻木,张东锁再施高超医术,父亲病愈,健康如初。96岁那年元旦前后,父亲左腿小腿以下肿胀,张东锁巧施妙方,症状全消。这次住院,也幸亏有张东锁。我有时候想,不少达官贵人有贴身医生、私人医生,其实我父亲也有私人医生,他就是张东锁!如今,我们有一个可爱、可亲、可敬的父亲,以张东锁为首的医生功不可没!在父亲100岁寿礼上,我们特意邀请“东锁哥”出席并讲话。在讲话中,“东锁哥”没有说他医术高,而是称赞我父亲心情豁达,心地善良,并赞扬我们姊妹孝顺,特别是我双锁哥全力尽孝,堪称模范!

  “心医生”、“睡医生”、“吃医生”,这三位是父亲自我修炼而成的贴身保健医生,她们与父亲形影不离,相伴终身。“孝医生”也是父亲精心培养的医生,也是与父亲形影不离的切身医生。1961年,我父亲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因饥饿而亡!这是父亲一生最大的痛!奶奶生前没能留下照片,父亲思念母亲,请渭南照相馆的艺人,根据自己记忆画出奶奶头像,见过奶奶的人都说画像: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每次父亲生病后,都忘不了交代:“等我离开之后,一定要将这照片放在我的身上,与我一起走”。父亲经常告诉我们,老人在世的时候,要尽好孝道。等老人不在了,也就不必在意后事。父亲的作为影响了后代,我们按照父亲的教导尽孝道,其中“首席孝子”党双锁做得最好!张东锁是上天赐予父亲的贵人!党双锁、张东锁,这两把“锁”,牢牢锁定了父亲健康。

  100岁的父亲是我家最长寿的人,也是我们村最长寿的人。父亲健在的每一天,都是在创造我们家族、我们村的长寿新记录。我们坚信,有五位保健医生在身边,五位保健医生一起“努力工作”,父亲一定会不断刷新自己所创造的长寿记录。这次大病住院后,父亲就有一个心思,觉得自己身体已大不如前,再继续下去,子女的麻烦越来越多。父亲说“实在不想活了”,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想将麻烦给子女。父亲的生命正在走进尾声,他仍在想着子女,这大概就是世间无比伟大的父爱吧!其实,我们这些子女,无一人觉得父亲制造了麻烦!相反,我们就觉得父亲一生没有为我们添多少麻烦,照顾好已经百岁的父亲,不是麻烦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去年父亲过99岁生日时,我请得一幅由两组数字创作而成的一个巨大的“寿”字,并悬挂在父亲的卧室正堂。这个“寿”字,上面一组数字是“九十九”,下面一组数字是“二十一”,两组数字加起来等于“一百二十”。书法家用其妙笔神手,将“九十九”与“二十一”钩连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寿”字。这个“寿”字,是两个数字的勾连,也是现在与未来的勾连,是我们家祖孙四代四十七人美好愿望的勾连。过去,无论是在朝为官的臣子,还是仙居乡野的百姓,面对皇上时无不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父亲是平民,他的子孙也是平民,我们不奢望“万岁!”父亲不是皇帝,但我们心中,父亲的地位超过了古今中外所有的皇帝。我们虔诚祝愿,愿父亲之寿超过“一百二十”!

  一年一度为父亲过寿,这是我们家最大的节日,最为欢乐的节日!我们期待年年为父亲过寿,年年都有我们家的狂欢节!大哥说过,老父亲健在,不管我们有多大,就要算是孩子,就会保有一颗童心,就活得有滋有味!为了我们家的狂欢节,为了我们活得有滋有味,我们要为父亲的健康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