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租约车行业最强竞争者出现


     百度地图已于近日更新的版本中开放了由Uber提供支持的叫车功能,用户可在百度地图的查询公交或驾车路线时,直接通过Uber入口叫车,这是双方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后的首次大型“落地”融合。

近两年来,互联网可谓是彻底改变了用户的出行方式,从出租车到专车到拼车,无一幸免的陷入了补贴大战。当然用户最基本的坐公交,步行导航、汽车导航则是被百度地图这类网络地图产品彻底改变。网络地图由于门槛较高,竞争者寥寥,互联网租约车行业则出现了非常激烈的竞争。

百度地图+Uber+百度钱包联合的逻辑

百度地图+Uber+百度钱包联合的逻辑是什么呢?首先,百度地图提供基础的入口,然后用户在地图上使用Uber打车,最后使用百度钱包支付,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当然,还有一个是隐性的逻辑,即百度地图的ID体系,用户可以使用百度ID来使用Uber。在百度的地图的整条产业链当中,可不仅仅只有叫车,包括电影、美食、酒店、外卖、景点门票等都有,用户可以使用一个ID享受所有的服务,而不需要每一个产品都注册一个ID。

百度CEO李彦宏曾提到:“Uber和百度最主要的契合点其实是在百度地图上。人们在出行之前,会打开百度地图。如果要想连接服务的话,是通过百度地图去连接一个像Uber这样的服务。”百度地图是从地图到服务,而传统的如大众点评、美团等则是从服务到地图,两者虽有差异,但我不认为孰胜孰负,这就像“互联网+”和“+互联网”一样,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产品的侧重点不同,百度地图的用户量已经接近4亿,足够给任何服务提供入口的机会。

百度地图+Uber+百度钱包联手构筑“护城墙”

从产业链条上来看,其他互联网租约车服务提供商都是垂直单一链条,横向延展能力有限。而百度和Uber则不同,其构筑的是百度地图+Uber+百度钱包这道厚厚的“护城墙”,至少从外部攻击的话,是无懈可击的。

据CNIT发布的《2014年中国手机地图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百度地图市场累计份额为65.2%,用户关注度达到70.9%。2015年第1季度百度地图活跃用户市场份额增至62.2%,位居中国手机地图APP活跃用户覆盖率榜首,百度地图开放平台日定位请求次数超过150亿次。即使单独把百度地图拿出来,也是网络地图行业的领军产品。

Uber将启动新一轮15亿至20亿美元的融资,此轮融资对Uber的估值将达到410亿美元,甚至更高。国内市场上,Uber所拥有的用户量和人气也是专车当中最好的,我所在的多个微信群里,经常都是Uber的话题,朋友圈当中呈现的Uber口碑也极佳。

4月28日,百度宣布Uber接入百度钱包。百度钱包品牌推出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百度钱包的用户数已经破亿,且已经和14款过亿的APP全部完成了接入,百度钱包的战力也正在展现。

百度地图、Uber、百度钱包这三款产品,无论是哪一款拿出来,都是业界顶尖的产品。但移动互联网比拼的是产业链的竞合能力,并不是“单兵作战”能力,无论是BAT的布局,还是如58同城、赶集网的合并,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在围绕某一个中心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而达到更强的竞争力。无论是“抱团”还是“联姻”,从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形势来看,都是应对未来不可预知的移动互联网变化最好的方法,“单兵作战”太容易被冲击和打垮。

当然,百度地图+Uber+百度钱包三者联手构筑的“护城墙”,可不仅仅只是能够起到“防守”作用,其是一个滚雪球效应,而且其基础要比普通创业公司的基础夯实,滚雪球效应也愈发明显,这一点有点像我早前提到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烧钱”只是开始

当百度和Uber宣布联合的时候,曾有人认为这会造成中国互联网租约车行业“烧钱战”的开始,实际上烧钱大战正在发生。日前,百度地图面向用户启动“百度地图叫车优先一步,0元起步不拒单”的特惠活动,用户不仅能够获得一次免费乘车的机会,还可以获得价值120元的出行大礼包,其中含有酒店代金券、团购代金券、外卖代金券等多种优惠券,百度地图上粘连的产品线效应开始呈现。

 

据我了解,当前的专车产品都在打“烧钱战”,平台方没事儿就送用户优惠券,但问题是,即使有再多的优惠券,用户不可能每次都会去使用它,优惠券的有效期一般是一周内,用户很难在有效期内使用完,这就造成了优惠券的浪费,说大了就是专车厂商们的促销活动不到位。

百度地图和Uber方面则不同,用户打车后获得的是其他增值服务的优惠券,比如电影券,酒店优惠券等,这个要比纯打车优惠券有效的多,用户也更愿意去使用。

虽然都是在“烧钱”,但显然百度方面要更合理,更符合用户需求。其他互联网租约车服务提供商,固然能在初始阶段打入“烧钱”大战,但长期积累下来的用户是单一的,百度是在做围绕百度地图整条产业链整合,百度糯米、去哪儿网、51用车等都会成为夯实百度地图的基础。如果用超级APP的眼光来看,百度地图是符合服务层面超级APP的逻辑的,美食、酒店、休闲、景点、甚至包括KTV、加油站、银行、网吧等都包含,目前来看,没有任何一个APP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是微信亦如此。对地图作用持怀疑态度的人,建议多使用几次,慢慢手机里就会清空不少APP。

2014年算是中国互联网租约车行业的开始,2015年的竞争势必会更激烈,“烧钱”只是第一步啊,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公司和平台进来。从目前来看,百度+Uber组合是当前中国互联网租约车行业的“最强竞争者”。当然,未来永远是未知的,变数太多,不可控……